南非之父——纳尔逊 曼德拉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南非之父——纳尔逊 曼德拉传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7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070681
  • 丛书名:世界名人传记译丛
作者:(美) 彼得·利姆著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编辑推荐

     《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传)》由彼得·利姆著,蒋伟民和刘小译将以一种全方位的、不偏不倚的视角,把曼德拉立体形象呈现给读者。传记叙事交织着文化、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力量等各种因素,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曼德拉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甚至他威严的一面;通过他自己及他的挚友和同胞的讲述与事例,读者可以分享他的理想、成败和悲喜。纳尔逊·曼德拉完全称得上是有史以来*伟大的领导人和家喻户晓的领袖人物之一。

 
内容简介

     《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传)》由彼得·利姆著,蒋伟民和刘小译:纳尔逊·曼德拉是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铁窗面壁28 年(1962-1990年)。最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他是南非的终身名誉总统。《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传)》主要全面评价曼德拉成功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家庭文化背景,突出曼德拉性格和个性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在他的国家和全球的影响力,让读者看到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甚至威严的曼德拉,也分享他的希望和绝望、胜利和失败、喜悦和痛苦。

目  录
前言
纳尔逊·曼德拉活动年表
第1章  家庭背景和童年时光
第2章  教育经历和青春时代
第3章  黄金之都:涉足法律,结婚成家,投身政治
第4章  投身政治:青年联盟和非洲人国民大会
第5章  自由艰难行:反对种族隔离
第6章  政治受审、邂逅温妮、“黑色海绿花”转入地下斗争
第7章  漫长监禁岁月:患难之交、亲人关爱和全世界同舟共济
第8章  终获自由:被释出狱和民主过渡
第9章  就任总统与全新挑战
第10章  卸任总统之后
专有名词
精选参考书目
中英文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译后记
前  言
曼德拉是当代最知名的非洲黑人。被种族隔离政府监禁27年后获释,并成为“彩虹之国”——南非的总统,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堪称现代传奇。同样令人难忘的是,他成功地化解了一场被众多评论家看似棘手的殊死的社会冲突。在种族隔离到民主管理的过渡期,以及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的1994~1999年期间,曼德拉团结政治宿敌,保持了国家的统一。正是凭借其身体力行,他做到了这一点。对遭受种族隔离政府的长期监禁不存怨恨之心,能倾听各政治派别意见,具有非洲统治者特有的睿智品质。纳尔逊·曼德拉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马迪巴魔力(MadibaMagic,Madiba是许多挚爱曼德拉的南非人对他的昵称)”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动力来自哪里?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家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给世人留下了什么宝贵财富?谁想要了解曼德拉,就需要了解他的生活和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需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了解他的亲人、朋友和学校对他的影响,了解南非白人殖民社会的政治势力及其滋生的种族隔离制度,了解他过去的同事以及他毕生奋斗的事业。总之,要对其一生的功绩做出全面的评价,就必须深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长处和弱点,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国内和国际政治背景。为南非的自由而斗争,曼德拉做出了很多牺牲,除私人生活外,还包括真正的人身自由。实现黑人自由的目标一直激励着他。他参与的政治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是支撑他50余年漫长政治生涯的坚强后盾。就这点而言,他是具有超常组织观念的完美化身,能够建立南非早期的政治组织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位革新者,甘冒政治风险。不过,在诸多方面,就像格林伍德系列传记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一样,曼德拉也是一位气质不凡、有幽默感、以身作则、具有宽容心和同情心的谦逊之人,他们两人都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然而,与图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被监禁的27年岁月中,曼德拉是一位活生生的传奇人物,是南非反种族隔离的标识。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人们既听不到他的声音也看不到他在电视媒体上的形象。他的人格及相关信息的力量竟如此之大,甚至连他的音像制品也被种族主义当局查封了。曼德拉当然认为他只是和其他众多反种族主义领袖及其支持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种族主义政权而已。然而,他却始终处于反抗运动的风口浪尖上:统帅,组织者,非洲国王,能够实现重大社会变革的“南非国父”。曼德拉身材魁梧,是一位甘为同胞的解放和自由采取武装斗争的实干家。就连他的政敌和狱友也对他的大无畏气概和牺牲精神由衷地感到钦佩。在许多人对政治领袖不存幻想的年代,他却赢得了国内外崇高的威望。曼德拉无法容忍充满仇恨的种族主义及其对许多人造成伤害的制度。然而,身处那个时代,他又不得不面对种族隔离制度给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双重伤害。他正视现实,制定了民主宪政和政治架构——这一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今世界最进步的民主制度,从而为南非人民开创了一条崭新之路。虽然国内外的各种势力让他的一些政治抱负没能及时实现,然而他依然不放弃,甚至在他总统任期满后,年近九旬的他仍然在为争取南非人民的人权和针对严重社会问题造成的后果而大声疾呼。本书将以一种全方位的、不偏不倚的视角,把曼德拉立体形象呈现给读者。传记叙事交织着文化、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力量等各种因素,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曼德拉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甚至他威严的一面;通过他自己及他的挚友和同胞的讲述与事例,读者可以分享他的理想、成败和悲喜。纳尔逊·曼德拉完全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导人和家喻户晓的领袖人物之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纳尔逊·曼德拉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生活有助于他的个性和观念的形成,这些在他日后的生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正如他在自传中所描述的,童年时光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曼德拉出生在南非库努行政区的一个叫姆卫佐的小乡村。尽管当年他出生时的房屋已不复存在,但这个美丽的乡村依然保存至今,它距离著名的行政区特兰斯凯首府乌姆塔塔不远(字面意思是,跨越凯伊河)。曼德拉的祖屋可以俯瞰穆巴舍(巴什)河。这个小乡村有清澈的河水从这里流过,山上牧童放牧着牛羊。这里是滕布部落的中心地带,它是考撒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豪利沙沙·马迪巴·达力蓬加·曼德拉,也就是后来世界知名的纳尔逊·曼德拉,于1918年7月18日就出生在这里。身处这样的乡村环境,曼德拉从家族和部落里学到了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后来,他上了欧式英语学校。童年的时候,他完全受考撒族文化的熏陶,包括民族语言、习俗、友谊和做人等观念或“乌本图”(在非洲社会里指交情或伙伴之间的感情)。他被取名为“豪利沙沙”,字面意思是“一个拽着树枝的人”,实际意思是“不安分的家伙”。他的部落名字叫“马迪巴”(意思是“调解人”),后来这成了人们对他的尊称或爱称。许多非洲文化的特征是家庭结构庞大,姑叔姨舅的子女都被视为兄弟姐妹,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曼德拉的大家族也不例外。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的姐姐梅布尔-诺坦楚·恩提麦克韦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当年的豪利沙沙是一个严肃、认真、有领导才能的孩子,大家都认为他很聪明。他还有一个妹妹丽贝至今都记得,那时姐妹们都叫他“布狄”。考撒族部落的另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是尊敬长辈。包括致力于广泛的社会幸福、对既定当权者的顺从和尊敬等这类非洲文化特征,成为曼德拉成年生活中一再出现的旋律,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本人具有考撒王室成员的身份。曼德拉的父亲名叫格达拉·亨利·穆法卡尼斯瓦(1880~1927),是滕布族部落最高首领的首席参事。考撒部落的贵族通常有三个妻室,统治者通常来自大妻室,另外还有右妻室、次妻室或称左妻室。曼德拉出生于右妻室,从这点上看他即是考撒王室的重要成员。尽管格达拉的家族血统并非源自统治阶层,而他又是四个儿子中最年幼的,然而,作为王室的主要顾问,格达拉在决策时起重要作用。1924年,一场事关王室继承的纷争,对纳尔逊·曼德拉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格达拉是姆卫佐村的首领,享有主持族群会议和当地仪式的权力。他同时还在蓬加一个由白人政府监督的咨询委员会供职。有了如此突出的社会职位,豪利沙沙的父亲自然就成了滕布和考撒族历史的维护者。他给儿子讲述了许多未曾听过的激动人心的非洲历史故事,豪利沙沙也遗传了父亲的身材魁梧、仪态大方的优点。曼德拉母亲名叫诺娜菲·诺塞凯尼-范妮,是她父亲四房妻室中的第三房妻子所生。考撒族男子可以凭借家业娶多个妻室,也可以用他们所拥有的牛的数量来代表财富(牛成为代表财富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在结婚时用它来作为陪嫁或购买嫁妆。诺塞凯尼对儿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曼德拉后来回忆道,母亲是他“第一个真正的朋友”。。她常常给他讲述考撒人的道德典故和传奇故事。在她皈依了基督教并取了“范妮”这个名字后,她如愿地确保了卫理公会教派教堂为她儿子施洗礼。曼德拉有3个姐妹:巴莉维、诺坦楚(梅布尔)和玛库茨瓦娜。他的父亲还与另外的几位妻子生了3个儿子、6个女儿。小时候,曼德拉快乐地与兄弟姐妹们一起做传统游戏和比赛,如打棍子、骑牲口或是制作玩具。男孩子们玩的打棍子游戏能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获胜后的慷慨大度心理,而且不伤对方面子。这也是曼德拉后来生活中的指导原则。“我知道让一个人经历不必要的残酷结局会让他感到羞耻,即便是小时候,我战胜了对方我也不会伤他们的自尊。”可是,曼德拉成长的特兰斯凯这样的乡村环境掩盖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丧失土地、殖民化和种族歧视。这些问题很快就使他有所认识。他出生的时候,大部分黑人就不再拥有土地,土地被白人殖民者控制。为了给白人政府纳税,大部分非洲妇女在地里干活,而她们的丈夫却被迫到偏远的约翰内斯堡金矿成为流动劳工,从事漫长而又危险的换班作业。在曼德拉的童年,乡村生活并没有让他受到这些残酷现实的影响,这使他学到了考撒族部落的礼仪和习俗。况且,身为王室家族一员的社会地位,意味着他将来注定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会过像矿工一样的劳动阶层生活。然而,他父亲的收入急剧减少和先辈们有关南非历史教训的告诫似乎暗示着曼德拉,他的一生很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早在17世纪中叶荷兰人定居好望角之前,非洲各民族就早已在南非生活了很多个世纪。除了更富有田园和游牧色彩的科伊科伊族和撒恩族(布什曼人),非洲民族还包括考撒族、祖鲁族、茨瓦纳族、索托族,他们语言相通,大部分是农牧民族,有成熟的交易网点和错综复杂的文化。后来,荷兰人从非洲东南部和东南亚地区贩来了奴隶。他们经历了150多年才牢牢地征服了非洲大陆。自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夺取了对好望角殖民地的控制权后,他们又大大加快了掠夺进程。当欧洲的军队和定居者向东推进时,起来反抗的主要是考撒族人,因为他们有相对发达的社会和军队体系。考撒族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他们竭力想保住他们的家园。但直到曼德拉的父辈,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现今,格达拉自己部族的酋长还得看英国官员的脸色。当年,当地人因为基督教传播、教育和新的政治组织放弃了直接抵抗。而那时,好望角以东的考撒族领地早已成了非洲复兴者及早期民族主义者的抵抗中心。P2-5

 南非之父——纳尔逊 曼德拉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