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车道结构预制化设计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车道结构预制化设计技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20008
作者:黄俊 等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编辑推荐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车道结构预制化设计技术》可供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大高校从事地下建筑、结构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为充分利用盾构隧道内部空间,双层双向四车道结构在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道结构通常以现浇模筑法设计为主。随着隧道越来越长,为满足通风要求需增设排烟通道,迫使双层行车道结构布置更为“紧凑”,给现浇模筑法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书结合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盾构隧道双层行车道结构设计,对上层行车道结构的现浇及预制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预制板+梁板节点后浇”和“预制板+支座”的设计方案,并依据标准化、经济性、耐久性及快速化等技术、经济指标推荐采用“预制板+梁板节点后浇”方案。同时进行了现场1:1模型试验,根据测试数据可知预制车道板结构受力合理,结构性能良好。通过现场的施工反馈,预制化设计技术实现了既定的经济技术指标,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布置形式
1.2 盾构隧道内部结构预制化技术
1.2.1 内部结构常用的预制化技术
1.2.2 双层车道结构半预制化技术
1.2.3 双层车道结构全预制化技术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盾构隧道双层车道结构工程实例
2.1 国内外双层车道结构实例
2.2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
2.2.1 工程概况
前  言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绪论1 1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布置形式由于盾构工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工法已经在城市隧道施工技术中确立了稳固的主导地位[1]。图1 1东京湾公路断面近年来,随着现代盾构装备技术的长足发展,大直径盾构在跨江越海通道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在国外,日本东京湾公路隧道( 14 14m,图1 1)、德国汉堡易北河第四公路隧道( 14 2m)、荷兰高速铁路绿心隧道( 14 87m)等相继通车;在国内,上海长江隧道( 15 43m)、武汉长江隧道( 11 38m)、广深港狮子洋隧道( 11 18m)、南京长江隧道( 14 5m,纬七路)、杭州钱江隧道( 15 43m)等一批大直径盾构隧道相继建成通车。
与矩形断面相比,圆形断面的利用率偏低,因此如何提高圆形断面利用率,使盾构隧道实现最大化的功能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大直径、超大直径盾构尤为突出。国内外典型的盾构横断面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1)公轨两用。典型代表为上海长江隧道(图1 2)、武汉长江隧道(图1 3)、南京长江隧道、杭州钱江隧道等,其特点为盾构空间分成两块,上部为道路,下部为轨道。
图1 2上海长江隧道断面
图1 3武汉长江隧道断面
(2)双层道路。典型代表为法国A86公路隧道(图1 4)、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图1 5)、军工路隧道、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等,其特点为隧道内布置双层车道结构。
图1 4法国A86隧道(单位:m)
图1 5上海复兴东路隧道
(3)道路及管道两用。典型代表为马来西亚精明隧道(图1 6),该隧道内设置了双层车道结构,并将底部空间用作城市泄洪通道,且车道在洪水季节也作为泄洪通道。
图1 6马来西亚精明隧道
(4)市政共同沟。日本早稻田大学提出的“东京大深度地下基础设施网构想”[2],在隧道内设置以城市垃圾处理为主的物流专用空间、余热供暖管线、上下水道及通信光缆等,断面布置见图1 7。
图1 7东京大深度地下基础设施网构想隧道断面(单位:m)

 盾构隧道内部双层车道结构预制化设计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