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

  • 版 次:1
  • 页 数:338
  • 字 数:391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4730800
  • 丛书名:公共政策论丛.学者自选集
作者:徐勇 著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乡土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认为传统乡土社会是自然成长的,而当代乡土社会则是国家建构的。国家建构乡土社会就是根据国家意志将国家制度渗透到乡土社会的过程,由此形成“制度下乡”。国家建构、乡土社会和制度建构形成当今中国乡土社会变动的内在逻辑。当然,当代中国乡土社会并不是国家制度、政策的复制品。一方面,国家建构乡土社会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乡土社会的历史、传统和现状,才能有效贯彻国家意志;另一方面,乡土社会也会按照自己的意志,以自己的行动改变国家行为。乡土社会实际是国家改造与乡村自我塑造的双向运动过程。本书运用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土地问题、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创新观点,对于深入认识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动具有独特价值。
作者简介
徐勇,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法学博士,全国首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全国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文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  录
引论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一、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民族-国家
二、现代国家的制度体系:民主-国家
三、“回归”抑或构建:现代国家在中国
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
一、实证方法在中国政治学的进入
二、实证方法在中国政治学的运用
三、实证方法在中国政治学的走向
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反思
一、方法论问题的发生
二、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限度
三、转换和丰富研究视角
第一篇 现代国家与“三农”问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现代国家与“三农”问题
  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性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社会的走向和人们的命运。如何看待和怎样解决“三农”问题,也引起了不同的争议和看法。作者认为,必须将“三农”问题置于现代化视野中才能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有效解决的紧迫性、艰难性。
  一、“三农”问题何以发生:现代化进程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特别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农业文明史。在中国长期历史上,农业、农村、农民一直存在,却没有所谓的“三农”问题。
“三农”得以成为一个问题,深刻的根源是现代化进程。在以农业为主导盼传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农村是主要区域,农民是主体成员,因此无所谓“三农”问题。任何一个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都不得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官员。进入现代化进程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农”的地位日益降低和边缘化,从而成为一个影响乃至决定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政治社会问题。
  首先,现代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的。传统农业的手工生产方式难以提高生产效率,经济增长速度相当缓慢。同时,农业受制于自然,面临各种自然风险。在市场风险面前,分散的农业也难以与组织化的工业相抗衡。与新兴的工业相比,农业处于弱势产业,因此产生了工农差别。
  ……

 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