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析哲理(新说四大名著系列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生哲学 > 读水浒析哲理(新说四大名著系列丛书)

  • 版 次:1
  • 页 数:236
  • 字 数:169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456425
  • 丛书名:新说四大名著系列丛书
作者:李文庠,杜鹏,万淼 著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内容简介
《水浒传》里有惊心动魄的战争、有驾驭战争的奇谋、有个性鲜明的智谋人物。然而,本书一不详述“水浒”故事,这些故事早已尽人皆知;二不尽列“水浒”计谋,这些计谋也已脍炙人口。本书是借“水浒”的故事与人物,谈古论今,讲一讲人生哲理,品一品世间百味,让读者在对“水浒”人物浓厚的兴趣中,轻松读完本书,得到某些有益的启迪。
目  录
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形象乃公关之本
——宋公明有惊无险
自污是一种隐匿
——宋江自污避风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宋江说服呼延灼
陷阱是为毫无防人之心的人准备的
——宋江雪夜擒索超
失败是成功的萌芽
——宋江三打祝家庄
渗透的力量可以“滴水穿石”
——宋江攻打大名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天王晁盖闻曾家扬言:“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心中忿怒,带领二十员头领、五千军马,下山攻打曾头市。第一仗,双方打了个平手,两边各折了些人马。
晁盖在寨内一连三日,每日搦战,曾头市不见一人露面。第四日,忽有两个和尚投奔到晁盖寨中,言称他们是曾头市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曾家五虎常到寺院索要金银财帛,无所不为,他们已知道曾头市布兵安营的情况,特请梁山头领去劫寨。晁盖听后大喜;林冲谏道:“哥哥休听此言,其中恐怕有诈。”晁盖道:“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带一半人马去劫寨,你留一半人马在外接应。”
当晚,一干人等马摘鸾铃、军士衔枚,黑夜疾走,悄悄地跟了两个和尚到法华寺。待三更时分,由二僧指引,奔曾家寨而去,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边路杂难行,又不见有人家。梁山军士慌起来,呼延灼便叫急回归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金鼓齐鸣、喊声震天,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来,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梁山劫寨的军队大败,带去的人马,只剩下一半。晁盖中的是毒箭,不久便毒发而死。
晁盖之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过于急躁,求速战速决,不够稳健。做事前既没有认真调查,也没有审慎思考一下战略战术、应急措施,又没有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以主观、轻率代替了周密的谋略。
梁山水军头领张横也因为急躁、冒进而吃过大亏。大刀关胜领兵攻打梁山时,张横急于争功,非要去劫关胜的大寨。张横劫寨纯属盲目,既无宋江将令,又不考虑后果。这寨不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劫的。两三百人,人数也太少,即使劫寨成功,人家把船毁了,怎么能撤出去?虽然偷袭本身有风险,但也不是因为有风险就不能去做。诸葛亮偷袭一向成功,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把风险与稳健结合起来。只有思考充分,才能赢得风险中的胜利。关胜有一万多人马严阵以待,梁山水军以一百人出阵,也不找准时机,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吗?看来,急躁、盲动绝非智者所为,必然会碰钉子。
晁盖、张横的性格急躁,想快速取胜,早日建功,求“快”是一般人的普遍心理,谁不想发展得快一些,成功来得早一些呢?但是求快必须在求好的基础上。如果一位工人为了求快,做成了10个工件,其中却有5个废品,这“快”又有什么用?
庄稼生长有规律。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割,都要看节气。古代一位愚人偏要违反规律,拔苗助长,最后求“快”不成,反而把禾苗都弄死了。
书摘插画
插图

 读水浒析哲理(新说四大名著系列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