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小说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莫言的小说世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430435
作者:付艳霞 著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重要的是我作品的文学的素质。因为这是一个文学奖,它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族群的局限。”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研究了莫言小说写作的不同侧面,对于颇受争议的问题,比如身体性叙事、审丑节制、创作理念、叙事技术等都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发展的变迁。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莫言小说特色全貌,体会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原因。

作者简介

       付艳霞,1976年出生于河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曾在诸多杂志,报纸发表多篇文学评论及书评。曾出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合著)、《李白诗选》(合著),参与撰写《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供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拟演讲”式语言及”乐观主义”人语言形象
 第一节 渲情性独白语言
 第二节 造像性对话语言
 第三节 “乐观主义”的语言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准复述”式叙事个性及”史据框架下的传奇文本”的文本特性
 第一节 “双重性”叙事角度
 第二节 “分层式”叙事结构
 第三节 “寓言性”时刻意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杂糅”式文体及”个性体宏大叙事”的综合形态
 第一节 趣味与意义:故事形态
 第二节 丑行与浪漫:人物形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的传统文论在论述语言修辞的时候总是主张适当控制,所谓“巧言不辩。“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家“正言若反。式的悖论等,都认为过分的藻饰会影响表达效果,进而影响作家道德形象的自我塑造。所谓“修辞立其诚。,“诚”是中国文论衡量语言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语词表达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品性。对于莫言而言,他的《欢乐》、《红蝗》受到质疑也是基于评论界这样的潜在衡量标准。另外,从“文以载道”的传统上而言,孔夫子强调。辞达而已矣”,主张决不能因为语言本身而妨碍了教化的目的。而且,中国传统文论又十分强调“炼字”、“推敲”,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直是文学史上的佳话。由此可以看出,历来的“言。、“意。之辩都是以语言节约原则为基础的。小说创作尽管不似诗歌、尤其是律诗那样字斟句酌,但也讲究言与意的水乳交融,也讲究语言的提炼和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语言表达的“铺张浪费”是对传统文论的一种反拨和背叛。他是不是创造了一种有关语言的新的审美形态标准还很难下定断,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莫言甩这种喧腾的语言写小说并矢志不渝,打破了当代文坛的审美习惯,放开了当代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悟性,成功制造了一次“语言事变”。
  汉人王充在《论衡·艺增篇》中曾说:“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词,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意思是说,尽管夸张的表达方式往往与事实有很大出入,也很难让人相信其含义的真实性,但文学作品中四平八稳的语言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倒是有悖常理的语言常常能唤醒人的好奇心。
 ……
  P40-41


 莫言的小说世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