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日谈(重点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文化十日谈(重点推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450656
作者:丁东,谢泳 著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编辑推荐
用尖锐的思想穿透表象,用犀利的语言评说世相。章诒和,徐友渔,雷颐、张鸣、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源自于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全书采有对话方式,二人畅谈古今、纵横捭阖,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行文酣畅淋漓,常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令人拍案叫绝。不家老村的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作者简介
丁东,1951年生,学者。现居北京。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研究和口述史学。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精神的流浪》等。
目  录
士林风骨
 束星北:科学界的“陈寅恪”
 被遗忘的国士伍连德
 徐璋本的思想
 社会贤达的作用
 硬骨头章乃器
 文化领袖为何缺位
 大律师张思之
 农学家董时进
 钱锺书的另一面
 胡适也曾讲硬话
 政治和人情
 科学家与家庭妇女
 名家文集与学术公器
媒体评论
某些概念不仅具有特定内涵,还有着无限丰富性。比如时空,比如文明。当有人议论解析剽窃、告密、学术失范、教育沉沦、出版垄断以及“文人难过皇帝关”等等社会现象是不文明的时候,真正的文明就有可能从这里开始。议论解析采取对话方式;理性,人微,琐细,但我分明觉察到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士林风骨
 束星北:科学界的“陈寅恪”
谢:最早知道束星北是十几年前。我喜欢看《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记得上面曾发表过一篇介绍束星北的文章,当时的感觉是,中国还有如此聪明的物理学家。作家出版社出了刘海军的《束星北档案》,这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想到前几年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如果这两个传主好有一比的话,可以说束星北就是科学界的“陈寅恪”。
丁:很多年前,我也听王一方说过束星北,当时他在青岛出版社,我帮他组织过一套丛书。从他那里,知道束星北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物。但是看了刘海军的书,还是感到极大的震撼。以前还没有人把束星北和陈寅恪相比过,因为两人的专业不同,个人命运也不相同。但有一点不约而同:陈寅恪表示了如果让他出任中古历史研究所所长,请允许不宗奉马列主义的时候,束星北也向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华岗提出,自然科学第一,马列主义哲学第二。他们在当时都是有独立信念的人。面对强大的意识形态,他们都力图坚守专业的底线。如果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两个人有相当的代表性。一文一理,可以说是独立知识分子的缩影。
谢: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华岗,命运比束星北更惨。他在束星北被打成右派以前就被打成反革命,关进监狱,郁郁而终。革命吃掉了自己的儿子。
丁:纵观束星北的命运,不能不思考一个事实,同行、同事和同学,在1949年时的去留问题上,当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但几十年后一比,人们多有叹息。
谢: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在美国的哲学家王浩回中国来,当时穆旦去看他,两人感慨万千。他们同是当年西南联大的学生,但几十年后王浩是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而1950年从美国回来的穆旦,却当了多年的反革命,直到临终前,才重现于文坛。
丁:陈寅恪当年也有大体类似的情况。据说那时傅斯年开过一个名教授的名单,但许多人没有听他的劝告,其中多数人的命运不好。像陈寅恪和束星北,是中国难得的奇才,可惜最后都是“千古文章未尽才”。李政道是束星北的学生,他走了,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吴健雄是束星北的学生,她在美国也取得辉煌的成就。
谢:如果一个时代的政治环境,连束星北这样纯粹的科学家,都要视为罪人,那真是民族的悲哀。
丁:在时代和个人之间,虽然我们不能说个人完全没有责任,但个人的命运最后是由时代决定的。个人是无力和国家对抗的。
  谢:束星北是在外省遭遇了不幸。如果在中心是不是会好一点?
书摘插画
插图

 文化十日谈(重点推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