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谐同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与和谐同行

  • 版 次:1
  • 页 数:350
  • 字 数:42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529577
作者:陈嬿如 著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内容简介
近年来,时常有学术界和传媒实务界的人士提出,政府对大众传媒的管束要放开,要给媒体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等等。这种倾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发展中的中国的社会现实。这现实十分复杂多变,要求我们审慎处理。大众传播媒介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角色需要慎重界定。对其角色的科学界定,衡量标准使传媒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有助于全中国人民获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作者简介
陈嬿如,受教育于中国、美国、新加坡,在国外获得大众传播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并完成*和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在美国、欧洲、澳洲和亚洲出版的传播学英文国际学术刊物(包括SSCl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出
目  录
引言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大众传播与道德建设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第二节 典型报道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三节 传播学研究与中国人的信仰建设
第二章 大众传播与法制建设
 第一节 大众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工作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大众传播对法的实施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司法公正
 第三节 大众传播传递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营造法制舆论氛围
第三章 大众传播与教育发展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大众传播与教育
 第二节 媒介作为教育的环境
 第三节 教育作为媒介的环境
 第四节 现实大环境下,教育与传媒良性互动的障碍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大众传播与道德建设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全面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让高尚成为自然,使高尚的思想和言行在全社会成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进而形成高尚的社会氛围,让这种氛围反过来推动社会公德的提升。本章拟就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背景、传统教育方式的新活力、道德建设的新途径和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主题以及衡量宣传效果的新指标等诸方面展开论述,并从“点”上分析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式——典型宣传的作用与效果。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背景——培养健康的盛世心态
 我们正在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强调让高尚成为自然?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不再搞政治运动,人们生活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压力大大减轻,或者可以说几乎没有压力,是否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认识。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最终是否见行动,也不再由行政的或集体的压力决定,而是更多地依靠个人的自觉。宣传教育工作者不再用“压服”的形式开展工作,而改用“说服”。这是一个公民个人享有充分自由空间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政治清明、环境宽松的好时代。要无愧于这样的时代,就要大力提倡人人自律,人人慎独,尽可能地使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高尚的道德境界。
  ……

 与和谐同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