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与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与教育

  • 版 次:1
  • 页 数:403
  • 字 数:367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3099979
作者:杨桂华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内容简介
作者是在医科大学做领导工作,他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国家与大学的历史关系等宏观角度审视我国大学的发展,提出大学的理念和发展战略,探讨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他从社会与大学互动的层面研究大学的发展和质量评价标准,提出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应当从大学自身的学术传承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因此,这种标准应当包括学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片面追求其中的一方面,都会产生问题。他特别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大学管理,探讨教育创新,强调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管理者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实施人才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的软环境等。他还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对高校新闻宣传、统一战线、权力监督等日常工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既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教育管理经验,也体现出了作者热爱自己岗位钟情于教育发展的一片深情。
作者透过医学教育和科研的属性,有着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特殊感悟。他认为,医学既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一体的一个领域,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的人文性质尤其突出。科学精神推动人类知识的深化;人文精神引导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书中有很多文章是作者在不同场合的即席讲话,还有一些是以教师和领导的身份与不同对象的对话。他作为书记与基层干部谈心,介绍领导科学,给人以许多启迪;他作为学长和教师与学生对话,既亲切生动,又富有哲理。他的许多即席讲话,如“学会生存,常怀梦想”“慈爱为怀智圆行方宁静致远”“坚持是一种更难得的美德”“学术兼备、专博相济、终身学习”等都既有深刻的哲理,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杨桂华,1956年9月生。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主要学术方向为社会哲
目  录
上篇 解放思想 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
 “学院化”是哲学研究的歧路
 新一轮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核心
 国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应把握的两个尺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建设开放创新的和谐文化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内涵
 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和谐医患关系的宏观分析
 多管齐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深入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篇 解放思想 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
  “学院化”是哲学研究的歧路
  2.哲学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回归现实生活
  哲学家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怎样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呢?那就是要回到自己的时代,回到火热的现实生活。
从哲学史上看,对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哲学在古希腊时并未自觉地把自己与时代、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真正自觉地把哲学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是从近代开始的,那时的哲学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把人异化出去的权利还给人的事业。这样一种自觉意识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得到最清晰的表达。他的整个哲学表达的就是他那个时代的自由精神。把哲学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的自觉意识在现代哲学家那里更为强烈。马克思认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现象学家胡塞尔明确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
哲学与自己的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毛泽东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与教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