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区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区建设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373233
作者:田芝健,杨建春 主编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全书以里厍社区为典型案例,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城市化为宏大背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区、怎样建设社区”这个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亲和型社区;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服务社区民生为重点,建设服务型社区;要以提高居民当家作主能力为目标,建设民主法治型社区;要以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为依归,建设平安型社区;要以保障居民生命健康权为宗旨,建设健康型社区;要以增强社区发展能力为诉求,建设创新型社区;要以优化社区生态环境为抓手,建设生态型社区;要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建设幸福型社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和发展之路。全书始终以马克思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观,并深入论证了其内涵和要求,系统总结、充分肯定了里厍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里厍社区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理念,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社区民生为基本点,以实现居民当家作主为着力点,以保障居民平安健康为切人点,以优化社区生态环境为支撑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激发点,以增强居民幸福感为落脚点,促进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有益做法和宝贵经验值得研究。
目  录
序 
总论 
 第一节 社区基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昆山市亭林街道里厍社区概况  
 第三节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  
第一章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建设亲和型社区
 第一节 亲和型社区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第二节 里厍建设亲和型社区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启迪与思考  
第二章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学习型社区
 第一节 学习型社区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第二节 里厍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启迪与思考
第三章 以服务社区民生为重点,建设服务型社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总论 
  第一节 社区基本理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它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l887年在《社区与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以德文“Gemeinschaft”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指那些价值取向相同、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
中文的“社区”概念是从英文的“community”翻译过来的。1933年,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E.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这个英文词译成了“社区”,“社区”后来成了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英文的“社区”(community)具有团体、公社、共同体的含义,中文的“社区”,因为与地域相连,所以就有了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此后,中文的“社区”一词沿用至今。
现在“社区”已成为社会学中一个通用的范畴。但这个词从滕尼斯提出到现在,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界定这一概念时也有不同的观点。长期以来,社会学家根据自己的见解,从不同角度为社区下的定义已有200多种,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认为,“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至少可以从地理要素(区域)、经济要素(经济生活)、社会要素(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心理要素(共同纽带中的认同意识和相同价值观念)的结合上来把握社区这一概念,即把社区视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区建设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