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15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15辑)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114103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编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编辑推荐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十五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容简介

  本辑是**届国际汉字汉语文化研讨会(2014,Norman,U.S.A)论文专辑,主要有主题演讲、汉字汉语、汉字汉语文化、汉字汉语教学、语言文字文化比较等栏目。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建于2000年6月。其前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以及原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科点的一部分。中心的学术目标是从上、下层文化和语言文字载体三方面,整理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传承与演变的规律,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对国家现代化事业的谘政功能。

目  录
**届国际汉字汉语文化研讨会(2014,Norman,U.S.A)论文专辑
主题演讲
论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汉语
汉语的特点究竟是什么
古文字构形中的句法信息
汉语语法新问题:古代汉语体貌系统的形态语法
汉语动词中的方向对立统一现象
试论“兮”与“可”及其相关问题
《文始》初文、准初文内部关系探析
《说文解字》正篆与重文的义符替换现象分析
论《说文解字》对《毛传》的继承与发展
汉字汉语文化
社区词是社区生活的写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其四,《说文》利用词源关系说明被训释词的造词理据,使《毛传》的词义训释更为深化。在这一过程中,《说文》多用声训对《毛传》加以改造。声训反映出古人对词与词之间的音义联系的认识。根据统计,《说文》中共有4438则声训,可见许慎运用声训阐释词汇命名理据时的自觉程度。如《小雅·楚茨》:“祝祭于祊。”《毛传》:“祊,门内也。”《示部》:“□,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诗》曰:祝祭于□。祊,□或从方。”在《诗经》语境中,“祊”是一种祭祀行为,《毛传》训为“门内”,阐明了“祊”的祭祀特点。《说文》脱离了文献语境,故根据“祝祭于祊”的文句和《示部》构意,为《毛传》添加主训词“祭”,将其改造为义界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彷徨”对“祊”进行声训,祊在帮纽阳部,彷在並纽阳部,徨在匣纽阳部。这一声训阐明了“祊”的命名理据是先祖之神彷徨于门内之状。《礼记·郊特牲》:“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祭于祊,尚日求诸远者与?”为《说文》训释之所本。
  《说文》对《毛传》训释的改造有时并未使用声训,但仍建立在词源理据的基础上。如《王风·丘中有麻》:“贻我佩玖。”《毛传》:“玖,石次玉者。”《玉部》:“玖,石之次玉黑色者。《诗》曰:贻我佩玖。”按《毛传》训“玖”为“石次玉者”,《说文》本之,并补充义值差“黑色”。玖与黝、幽同源,玖在见纽之部,黝、幽在影纽幽部,之幽旁转。《黑部》:“黝,微青黑色。”《小雅·隰桑》:“其叶有幽。”《毛传》:“幽,黑色也。”其词义特点为“黑色”,这是“玖”的命名理据,《说文》阐明之。又如《卫风·氓》:“咥其笑矣。”《毛传》:“咥咥然笑。”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15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