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人物志(全面解读中日双方决策及参战将领的各方面的情况,还原一个真实的甲午战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军事人物 > 中日甲午战争人物志(全面解读中日双方决策及参战将领的各方面的情况,还原一个真实的甲午战争。)

  • 版 次: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
  • 开 本:
  • 纸 张:
  • 包 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5511382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编辑推荐

1894年的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如果你想了解中日双方决策及参战将领的各方面的情况,请看《中日甲午战争人物志》,还原一个真实的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人物志》首次详细介绍了中日双方与战争有关的人物70余位。

 

推荐购买 : 雪珥新作《绝版甲午(全新修订终极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历史图片详细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双方从决策层到参战的主要指挥官(共70余人)在战争的作用及其他的各方面的情况。
作者简介
徐平,1956年生于北京,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解放军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大校军衔。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著有《中外军服大观》、《世界各国军衔图鉴》、《二战中的经济战》、《中国百年军服》、《新中国首次军衔制实录》、《二战参战国军衔服饰》、《历史上的两栖战》、《蒋介石的文臣武将》、《军服史话》等专著2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
目  录

目录

前言

上卷清国篇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慈禧太后那拉氏

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

督办军务、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

帮办军务、海军大臣庆亲王奕劻

会办军务、军机大臣李鸿藻

会办军务、军机大臣翁同龢

会办军务、步军统领荣禄

出使大臣李经芳

奉军统领、高州镇总兵左宝贵

毅军统领、太原镇总兵马玉昆

盛军统领、宁夏镇总兵卫汝贵

盛字练军总统、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丰升阿

榆防正定练军统领、直隶提督叶志超

芦台淮练诸军统领、太原镇总兵聂士成

毅军总统、四川提督宋庆

奉军统领、总兵聂桂林

嵩武军统领、登州镇总兵章高元

铭军统领、河北镇总兵刘盛休

盛京将军、镶蓝旗汉军都统裕禄

吉林将军、正白旗汉军都统长顺

黑龙江将军、镶黄旗汉军都统依克唐阿

拱卫军统领、正定镇总兵徐邦道

桂字军统领、临元稹总兵姜桂题

两江总督兼署江宁将军刘坤一

湖南巡抚、帮办东征军务吴大澂

武威军统领、新疆布政使魏光焘

山东巡抚兼提督李秉衡

巩字军统领、道员戴宗骞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镇远”舰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

“定远”舰管带、右翼总兵刘步蟾

“致远”舰管带、中军中营副将邓世昌

“济远”舰管带、中军左营副将方伯谦

“靖远”舰管带、中军右营副将叶祖珪

“经远”舰管带、左翼左营副将林永升

“来远”舰管带、右翼左营副将邱宝仁

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

帮办台湾军务、南澳镇总兵刘永福

下卷日本篇

明治天皇睦仁

内阁总理伊藤博文

征清大总督、陆军大将小松宫彰仁亲王

参谋总长、陆军大将有栖川宫炽仁亲王

参谋次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

军令部长、海军中将桦山资纪

外务大臣陆奥宗光

陆军大臣(第二军司令官)、陆军大将大山岩

陆军次官、陆军中将儿玉源太郎

海军大臣、海军大将西乡从道

第一军司令官、陆军大将山县有朋

第一师团长、陆军中将山地元治

第二师团长、陆军中将佐久间左马太

第三师团长、陆军中将桂太郎

第五师团长(第一军司令官)、陆军中将野金道贯

第五师团长、陆军中将奥保巩

第六师团长、陆军中将黑木为桢

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宫能就亲王

第一军参谋长、陆军少将小川又次

步兵第一旅团长、陆军少将乃木希典

步兵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西宽二郎

步兵第三旅团长、陆军少将山口素臣

步兵第四旅团长、陆军少将伏见宫贞爱亲王

步兵第五旅团长、陆军少将大迫尚敏

步兵第六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岛久直

步兵第九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岛义昌

步兵第十旅团长、陆军少将立见尚文

步兵第十一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寺安纯

混成第十二旅团长、陆军少将长谷川好道

近卫第一旅团长、陆军少将川村景明

近卫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

联合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佑亨

第一游击队司令官、海军少将坪井航三

南方派遣舰队司令官、海军少将东乡平八郎

南进军司令官、陆军中将高岛鞆之助


附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原籍安徽凤阳县。晚清淮军将领,曾任天津镇总兵、北洋海军提督。甲午战争中兵败自杀。

1836年丁汝昌出生于安徽庐江北乡石嘴头村,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高林乡郎中村(今安徽巢湖市高林镇汪郎中村),丁汝昌的父亲丁灿勋,以务农为生,生活贫苦。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读了三年书,因家境贫穷,自十岁起失学,出外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等,以补贴家用。14岁时,父母在荒旱中双双饿病而死。1853年,走投无路的丁汝昌参加了太平军,驻安庆。

1861年随程学启叛反,编入湘军,为哨官,授千总。1862年被拨入淮军刘铭传所部,不久升营官,领马队。后在作战中先后担任了马队的参将、副将。1868年,因对捻军作战有功,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


丁汝昌戎装(陆军)像

1874年,朝廷“裁兵节饷”,丁汝昌被置于“闲散”之列,便致书抗议。刘铭传拟“命将召至而戮之”,丁汝昌逃到巢县汪郎中村,隐居赋闲,僻居乡间数年。

1875年李鸿章负责组建海军,丁汝昌前往投靠。李鸿章考虑丁汝昌与刘铭传有隙,不宜再回淮军,决定让他参与海军组建事宜。1880年,丁汝昌率林泰曾、邓世昌等官兵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丁汝昌率北洋水师舰船开赴朝鲜,擒获朝鲜大院君李昰应,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获奏赏。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赏黄袍马褂。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任丁汝昌为海军提督。李鸿章知道丁汝昌“只识弓马”,不懂海战,此任命乃因为丁汝昌是李鸿章同乡且政治上比较可靠。北洋海军是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手控制。丁在任职期间对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呕心沥血,严于律己,但整肃军纪不够严厉。丁汝昌严重依赖李鸿章,言听计随,北洋海军在其领导下,俨然李氏家军。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实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纳。


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海军公署)


北洋水师提督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下令要寻战,李鸿章却要“弃战保船”保留淮军的资本,使丁汝昌两难。政府官员不断攻击丁汝昌、李鸿章消极避战。9月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师主力护送陆军增援朝鲜驻军,18日返航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舰队,双方发生黄海海战。海战中,丁汝昌在旗舰“定远”舰飞桥上指挥,被炮火所伤,事先却没有指定旗舰指挥不灵后何舰继任,使得北洋水师各自为政。经过5个小时鏖战,北洋水师大败,5艘巡洋舰被击沉,2艘被俘,其余军舰受伤,而日本联合舰队只有5艘军舰受伤。

其后丁汝昌衔李鸿章之命镇守威海卫。他对陆军的战力表示担心,建议做好炸毁陆路海岸炮台的准备,结果成了“通敌误国”的罪证,清廷下令将其交刑部治罪。在刘步蟾等将领的通电请愿,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头事务结束后,解送刑部。

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登陆,丁汝昌拒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劝降,随后,日军从陆路进攻威海陆上炮台。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发射排炮,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由于众寡悬殊,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遭海陆合围,成为孤岛。1月30日,日军舰艇40余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势将冲入,日本陆军也用陆路炮台的火炮向港内猛轰。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靖远”中陆路炮台发射的炮弹受伤,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2月11日在威海英国海军顾问鼓动投降献舰,部份水师叛军持械要胁,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一说举枪自杀),终年59岁。北洋水师余部投降,全军覆没。伊东佑亨以商船将丁汝昌遗体送还清政府。

丁汝昌死后,清政府内的清流、顽固党人交相攻击,将北洋水师失利归因于丁汝昌缺乏指挥海军经验,光绪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

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国元年(1912年),灵柩始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安徽无为丁汝昌墓


刘公岛丁汝昌纪念馆




 中日甲午战争人物志(全面解读中日双方决策及参战将领的各方面的情况,还原一个真实的甲午战争。)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