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其评价机制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其评价机制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210
  • 字 数:31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329602
作者:李军,孙彦彬 著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内容简介
本书在探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国际实践的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动力机制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途径及路径选择,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模型、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
作者以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论、集聚经济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竞争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等集群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产生条件、产业集群度量与识别、产业集群增长模型、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探询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与途径。
在对“珠三角”、“长三角”及香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江门“五邑”地区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描绘江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与发展模式。
目  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三、国内产业结构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趋势
  二、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一、内在动力机制
  二、外在动力机制
  三、动力机制模型
 第四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实践
  一、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模式及启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综述
本章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达到对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前沿分析上有更深入把握的目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主要研究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成因,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研究,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为规划产业结构的发展,即为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服务。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产业结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首次对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描述。他通过对农民收入和船员收入的比较,发现后者收入是前者的4倍;同时,他还发现荷兰的人均国民收入要比其他欧洲国家高。据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人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发现,亦称配第原理。配第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工人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雪、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5年就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该理论主张,本国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雪在1935年提出并确立了对现代产业结构理论影响极为深远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其评价机制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