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学派”文论研究与经典阐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耶鲁学派”文论研究与经典阐释

  • 版 次:3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7月01日
  • 开 本:B5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46299
作者:罗杰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内容简介
  《“耶鲁学派”文论研究与经典阐释》是对20世纪70、80年代走红的当代美国理论界“耶鲁学派”理论中重要关键词作一比较全面的源与流的阐释。本选题从一般阐述“耶鲁学派”成员理论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切入口,着力研究耶鲁四学者各自理论渊源、关键词、对当下理论界影响的几个突出方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多重根源(意识形态上、传统观念上、文本分类等),通过理论内部概念比较、小说文本实践性阐释,提倡开放的视野,把握理论的层次性、宽泛性与包容性。提出立足理论的主体性原则与方法,从而消除文学危机论,重塑经典文本的权威性,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研究
第一节 阐释与解构:“未来是批评的时代”
一 德里达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式解构
二 哈罗德 布鲁姆解构主义的误读观
三 希利斯 米勒 保罗 德曼的解构阐释
四 杰弗里 哈特曼的阐释与解构
第二节 “耶鲁学派”论反讽
一 “修辞批评”框架下的反讽
二 修正主义的反讽
三 叙事线条框架下的反讽
四 超越修辞的反讽
第三节 “耶鲁学派”四学者论“浪漫主义”
一 哈罗德 布鲁姆守护传统和经典的浪漫诗学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绪论
  本书可以看作《本土化视野下的“耶鲁学派”研究》 一书的续篇?该书原则上阐述了研究“耶鲁学派”的切入口,着力研究了“耶鲁学派”四位学者各自理论的渊源及其对当下理论界影响的几个突出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多重根源(意识形态上?传统观念上?文本分类等),通过理论内部概念的比较?小说文本实践性阐释,提倡开放的视野,把握理论的层次性?宽泛性与包容性?提出了立足理论的主体性原则与方法,从而消除文学危机论,重塑经典文本的权威性,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书中分析认为,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存在注重“拿来主义”而缺失具体文本分析的不平衡现象?该书提倡放弃对主义流派的过分关注,把批评研究的注意力稍稍转移到具体的批评家及其作品上来?保罗 德曼(P. de Man,1919—1983)曾经被认为是第一个明确地把理论观念引入文学批评的人,哈罗德 布鲁姆(H. Bloom,1930— )是一位因一本小小的书而在美国掀起波浪的理论家,希利斯 米勒(J. H. Miller,1928— )却是频频与国内学者对话,活跃于当今学术界的“走红”理论家,杰弗里 哈特曼(G. Hartman,1929— )则是在文学中寻找那些纯美学意义的浪漫主义美学批评家?该书通过对四位学者的各自理论文本的分析?比较,考察其异同?指出其同,点明了四位学者属于“耶鲁学派”的理由所在及其理论的经典性;比较其异,说明了“耶鲁学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理论并非倒退或退缩,而是在不断地扩散和蔓延中寻找其中的差异?
  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术现象,是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语言成了一切文本问题思考?表述?争议的中心?70年代兴起的耶鲁学者倡导独特的文本阅读方法,对人文学科领域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据此,我们有必要对该学派的形成或说该理论现象作出中国学者视域下的理解与认识,以期更好地解读文艺理论现象,以及找到与中国本土理论发展的契合点;树立理论批评的主体性意识,实现钱钟书?王朝闻等提倡的融通中西的宿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耶鲁学派”批评的重要特征是它对“概念”的独特使用,如何正确阐释和在实践中准确把握解构阅读背后的意识形态性?文本性和意义延异性这三重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本书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常常把文本看作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批评性阅读要求至少在其轴线上偏离经典的历史范畴,不仅是观念史和文学史范畴,还有哲学史范畴?“耶鲁学派”的学者所倡导的文本意义的延异性,对这三重属性的理解会有所偏差,进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耶鲁学派”文论研究与经典阐释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