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与当代农村叙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浩然与当代农村叙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101759
作者:杨建兵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个部分。绪论在梳理浩然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一至五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第一章立足于20世纪50年代--当代文学史上的颂歌时代,通过对浩然早期作品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颂歌不仅是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也是浩然自我的文学追求。浩然这一时期的创作可以概括为“渐褪自然色彩的田园牧歌”。第二章在简要分析20世纪60年代文学环境的基础上,对“农村合作化叙事模式”的生成和演变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考察,然后重点分析了《艳阳天》对这一叙事模式的继承和拓进。另外,本章从“传统”与“革命”的融合方面,对《艳阳天》做了细致的文学化解读。第三章分析浩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发现”的原因以及他的《金光大道》,尤其对《金光大道》,本章从世俗性和复调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地解读。第四章以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叙事为背景,以《苍生》为个案,着重分析浩然在新时期创作中的“变”与“不变”。第五章简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农村叙事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浩然再版《金光大道》的原因以及《金光大道》在当下的意义。本章认为,浩然在90年代以后虽然没有作品问世,但他以再版《金光大道》的方式参与到90年代以来的农村叙事中来。

作者简介

  杨建兵,男,1974年生,湖北省随州市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自2002年以来,先后在《小说评论》、《文艺评论》、《长江学术》、《汕头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目  录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身处是非的旋涡
 第二节 “重返”历史现场
第一章 新生活的颂歌
 第一节 永远歌颂
 第二节 渐褪自然色彩的田园牧歌
  一、自然景物和风俗担当的叙事功能不同
  一、“自然化的人”逐渐被“政治化的人”所取代
  三、“政治关系”逐渐取代“自然关系
第二章 政治与文学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化叙事模式”的生成与演变
  一、“农村合作化叙事”的情节模式
  二、“农村合作化叙事”的人物模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因此,浩然在充分暴露他的顽固“自私”的同时,并没有遮蔽他作为一个地道农民的本色。
  在农村合作化小说中,大凡处于中农阶层的“中间人物”,基本上都是农民中的佼佼者,精明强干,克勤克俭,有一手过硬的农活是他们的共同特征,《金光大道》中的周士勤和秦富就属于这类人物。作品在介绍周士勤时,使用的是这样一段文字:
  他算是庄稼人里边头脑最聪明的那一种人。可是他从来
  不随便使用这种聪明,尤其不把自己的聪明用到任何跟种庄
  稼和过日子没关系的事情上去。他十三岁就死了父母,自己
  挑家过日子,春种秋收,赶集上店,人情往来,全是他一个
  人支应。自己娶了媳妇,嫁了妹妹,不仅保住了老人家给他
  留下的三间土屋和十亩赖地,临到解放的时候,因为地主甩
  卖土地,他还进了五亩。由于这样长期的专心一意,他练出
  一手好庄稼活,这是受村里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人何止受村里人尊敬.我们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像周士勤这样勤劳刻苦的农民都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相对于周士勤的精明强干,秦富的优势体现在他的精打细算和勤俭持家的家庭管理。
  ……


 浩然与当代农村叙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