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艺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龚贤艺术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957932
作者:张卉 著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从思想、交游、作品几个方面对作为遗民画家的龚贤进行研究的专著。作者深入探究了明清易代之际类似龚贤这样的伟大的艺术灵魂。反映出“他们对于生命的体悟,对于人生的反思,都溶进了艺术的创作。动荡的时代,纷乱的时事,时间的断层背后又在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易代之际的一批画家们,藉着超越的心境,捍卫着精神的自由,安顿着寂寥的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系统研究龚贤的著作。尝试从龚贤思想发展的脉络中,探讨他重视格法的思想,尤其注意他在思考力方面给予文人画的深远影响。本书通过大量新材料的发现,对龚贤画学核心的墨法思想、艺术教育思想、佛门问题、《自书诗稿》所见绘画问题、交游行实等方面进行辨析,提出了值得学界重视的新见解。


作者简介
  张卉1977年3月生。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论。主要作品:已发表关于明清及古代美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  录
目 录


上编:思想浅探
第一章 龚贤遗民情感问题研究 9
第二章 龚贤之“黑” 20
第三章 龚贤艺术教育思想的人文价值 35
第四章 龚贤画学的“情怀”观 51
第五章 龚贤的佛门问题研究 78
第六章 半千《自书诗稿》所见相关问题研究 92


下编:交游丛考
第七章 明亡前后龚贤在金陵 113
前  言
  龚贤是明末清初一位传统文人画家,又是一位极具现代意味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内涵。他是一位理论家,对儒道佛思想都有研究,他的《课徒稿》自问世以后,一直受到行内的重视。他的创作,是由清晰而又系统的理论支持的。作为董其昌的服膺者,他的兴趣不在分宗说,而在那些支撑文人画产生的内在因素,如“士气”。他是文人画领域沉静的思者。他思考的范围每每触及文人画的核心问题,如山川绵延、山水秀丽,就是好的山水画吗,水墨画所重视的是否就是笔墨趣味?水墨画的黑白世界难道就是对黑白二者的斟酌?在我看来,对龚贤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髓,有助于“现代性”的艺术建构。
  龚贤是传统文人画后期发展的代表人物,与研究门庭热闹的董其昌、石涛、八大等相比,此一领域稍显寂寥。但研究力量虽投入不多,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龚贤研究的起点很高,像林树中、汪世清、萧平、吴定一、谢柏柯、张子宁、王仲兰等海内外艺术史研究名家,深耕此一领域,奠定了龚贤研究的基础。张卉博士这本新著在此高起点上,有所推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龚贤遗民情感问题研究
  对于半个世纪之前的明末清初遗民艺术,长期以来被贴上了种种标签:愤怒的艺术家,艺术只是传达抗清复明观念的方式,画中的形象传达了对满人的痛恨……这样的思路已经被不断地加强,导致了遗民情感问题明显有被扩大化的倾向,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搅乱了有关明清之际遗民艺术的研究格局。倘若仅仅是为了传达民族仇恨,那么易代的有识之士,为使传统艺术走出困境所做的种种努力,将继续被掩蔽在我们的误读中。
  全面清理这方面问题,需要对明清之际遗民艺术的发展脉络有较为完整地呈现,本文只是结合有关龚贤的研究,拈出其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试图在其遗民思想轨迹的追踪中,为遗民艺术研究最受关注的情感问题,寻找新的入口。我试图提示以下三个问题:一、此际遗民艺术家经历了政治动荡带来的“家国之痛”,这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思想,是导致他们压抑中度过一生的根源所在。作品中常有的冷寂和感伤,与这样的情感经历有关。二、“家国之痛”因遗民而产生,也伴随他们的遗民人生,调整和推移。艺术是对这种深层的伤痛的一种反应态度。比如,往往早年作品较幽淡含蓄,之后重直露,晚年重寄托。
  本章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将龚贤的遗民思想放到一生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从可靠的资料中尝试还原其历史情境,从而理出其遗民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二是对龚贤研究中有关遗民情感的诸方面问题进行辨析。
  一、遗民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早年潜志
  甲申之乱后,大约1645年,龚贤离开南京,流寓于扬州、泰州和南京一带,1655年转扬州定居。从龚贤一生看,这段岁月,并不是他绘画创作的主要时期,以往研究也并未关注,只限于常见材料的简单介绍。但是,相对于晚年宁静和自由的生活心态,清初的这十年,其实是他一生中心情变动最强烈的时期。生活的遭遇以及伴随而来的节士观念,显然是他后来致力于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研习书画,编选中晚唐诗,并参加一些社集,其中包括一些诗会,或以诗会为名目的遗民团体。现在没有资料证明,在这过程中他正式参加了反清复明的遗民组织如复社,但我们知道他参与了这样的团体活动,广泛接触了前朝遗逸、山林节士,故国之情始终潜藏于心。龚鼎孳、邓汉仪、方文、杜濬、曹溶等一些年轻的杰出人物,有几个人和龚贤保持着持久的联系。这种友谊超越了战争,超越了金钱,有的还延续到下一代。其晚年的很多绘画题材都源自对这段生活的回忆。
  对崇高志节的颂扬,对远去故国的思念,龚贤在他的艺术中表达着这样的家国之痛。但从他一生思想发展来看,即使是在这段较为强烈的家国之痛时期,他的遗民思想也没有明显的愤激之势。这段时期的作品,浑茫中散出冷寂,便与这种情感经历有关。

 龚贤艺术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