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司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网络法律法规 > 网络舆论与司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283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18500
作者:陈婴虹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编辑推荐

    陈婴虹所著的《网络舆论与司法》共分九章探讨网络舆论与司法之间的诸多问题,其基本脉络是从基本理论出发,分析网络舆论与司法的矛盾、网络舆论影响司法的原因和影响的过程,然后建构两者之间的理性关系。本书的目的是厘清对司法公正与网络舆论的诸多误解,使得实践中网络舆论能够推动司法民主化、维护司法公正、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内容简介

     目前,网络舆论已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形式,其对司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国内已出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陈婴虹所著的《网络舆论与司法》探讨网络舆论与司法之间的诸多问题,包括网络舆论与司法之间的矛盾,网络舆论影响司法的原因和过程,如何建构两者之间的理性关系等。《网络舆论与司法》还对近年来涉及网络舆论的典型司法案件进行归类和剖析。本书的目的在于厘清对司法公正与网络舆论的诸多误解,使得实践中网络舆论能够推动司法民主化、维护司法公正、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目  录
第一章 网络舆论与司法概述
第一节 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一、舆论的概念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网络舆论的特点
第二节 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的内涵及其价值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与价值
二、作为司法公正制度保障的司法独立
三、舆论监督对于司法公正的价值
第二章 网络舆论与司法相关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网络舆论与民意
一、什么是民意
二、网络舆论与民意表达
第二节 网络舆论与表达自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三)我国法律规定对网络舆论的规制
  我国法律规定对网络舆论的规制是持相对主义。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国《刑法》第103条规定了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5条规定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249条、第250条规定了禁止散布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和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九节规定了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宪法》第246条和《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了对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惩罚。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了与网络表达自由相关的禁止的行为包括: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2009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侵权责任法》,该法第36条对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网络舆论与司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