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 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1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825286
作者:孙风华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内容简介
章太炎、连横是中国近代史上海峡两岸知名学者和爱国志士的典型代表,两人桴鼓相应,引为知己,在诸多共同思想学术领域都有显著的贡献,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本书选取他们两人华夏民族文化思想加以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考其异同,阐释其成因,剖析其时代性意义和地域性意义。作者在对材料扎实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到那段海峡两岸华夏民族文化遭遇深重危机的历史,再现和重温了章太炎、连横在海峡两岸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和佳话,展现了两位先贤为继承、捍卫和弘扬华夏民族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孙风华
  湖南新化人,1972年生,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文化传播等。
目  录
序 茅家琦
自序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全书篇章结构

第一章 “胸中自有鲁春秋”
——章太炎、连横对于“春秋大义”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上)
第一节 对于“严夷夏之辨”民族思想态度之比较
一、“严夷夏之辨”界定标准之比较
二、“严夷夏之辨”含义阐释之比较
三、“严夷夏之辨”现代课题之比较
媒体评论
这部著作给我的总的印象是:一部厚重、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气息。
  ——著名历史学家、台湾研究专家 茅家琦教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史上著名的国学大师。连横(1878—1936),号雅棠(或雅堂),台湾台南人,与郑成功、刘铭传、丘逢甲一起被称誉为台湾四大历史文化名人。章太炎、连横是近代中国海峡两岸著名的学者和志士,两人彼此之间桴鼓相应、引为知己,成为海峡两岸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传奇和佳话。
  章太炎、连横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
  章太炎一生“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历经磨难,数次遭遇生命危险,都与民族革命事业或民族文化事业有关;连横则被日本殖民当局列入台湾民族运动黑名单(即“台胞人名簿”)首页,与台湾民族运动首领林献堂、林资修、蒋渭水等人并列。日本人还曾在全台湾地区检举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会员及相关人士,连横被传讯。连横还曾赴厦门创办具有鲜明反清政治倾向的《福建日日新报》,引起同盟会的重视和清政府的忌恨。在清、日当局的勾结下,这份报纸终遭封禁。据载,在封禁报纸之前,清廷当局还数度派密探去拘捕连横。有一次,连横正在理发,清吏派人来逮捕他,幸亏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他顾不得头发才理了一半,就匆忙躲开。
  章太炎虽然在日本居住多年,但是他明确表示“鄙意必不欲入大东版籍。凡入日本籍者,多为所鄙弃”;连横则在1914年呈请中国政府恢复其中国国籍,还命其独子连震东在日本学成后返归中国以“效命宗邦”,并催促连震东也恢复中国国籍,连震东后来代表国民政府参加了接收台湾的重要工作。章太炎晚年坚决要求抗日,他宣称“对日本之侵略,惟有一战,中国目前只此一条路可走,不战则无路,惟坐而待亡”;连横则在临终前给家人留下遗言说“今寇焰迫人,中日终必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并且他还嘱咐儿子和儿媳说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制胜之义,又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之光明希望。
  章太炎家族由明入清以后一直谨遵死时“无加清时章服”的“先世遗教”,即使入清已七八世,“殁皆用深衣敛”;连横家族也恪守台湾的明朝遗民“生降死不降”的誓约,从连家迁台始祖至连横的祖父、父亲,“皆遗命以明服殓”。

 章太炎、连横民族文化思想之比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