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作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林业 > 农业基础科学 > 数字农作技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222343
  • 丛书名: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作者:曹卫星 等编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数字农作技术”的教学用书,书中重点论述数字农作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应用系统、发展前景等,主要包括数字农作的产生、特征及作用,数字农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化种植设计技术,作物管理知识模型,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等9章内容。 本书可作为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科技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作信息的获取、处理、模拟、调控为主要环节,重点论述数字农作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应用系统、发展前景等,主要包括数字农作的产生、特征及作用,数字农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化种植设计技术,作物管理知识模型,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农作空间信息管理,数字农作支持系统,数字农作技术发展前景等9章内容,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数字农作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先进性、知识性和应用性。
本书可作为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科技参考书。
作者简介
曹卫星,男,汉族,1958年8月生,江苏南通人,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江苏省委主委,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作物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863计划重大项目总体专
目  录

前言
第1章 数字农作的产生、特征及作用
1.1 数字农作的产生与发展
1.1.1 数字农作的产生背景
1.1.2 数字农作的发展过程
1.2 数字农作的技术内涵与特征
1.2.1 数字农作的内涵
1.2.2 数字农作的关键技术
1.2.3 数字农作的基本特征
1.3 数字农作的作用与应用
1.3.1 数字农作的作用
1.3.2 数字农作的应用
第2章 数字农作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数字农作的产生、特征及作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为农业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信息科学与农业科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农业信息技术正快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高技术学科领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农业逐步走上数字化、精确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从而促使农业产业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创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数字农业是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数字化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是数字地球的理论与知识在农业上的拓展和深化。农业生产是整个农业产业中最基础和本质的部分,因此,数字农作技术是数字化农业需要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性和向导性工作,也是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突出标志,是当今信息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必然趋势。
针对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立基于农作系统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数字化农业生产实验系统,并在研究和示范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我国在继续发展和完善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同时,在作物生长模拟、农情信息监测、精确农作技术等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应用示范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构建数字农作理论与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1.1 数字农作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管理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为建立和应用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催生了农业信息技术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其中,数字农作理论与技术是整个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

 数字农作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