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5075897
  • 丛书名: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
作者:郑海峰 编著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编辑推荐

《*的青少年时代/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编著者郑海峰。 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了艰辛的追求与探索、初尝胜利和辉煌,也承受了失败与挫折,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17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三次反“围剿”。在这一历程中,*既有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思维和行动,又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胆略。正是这一超乎常人的智慧,使*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摆脱挫折,走出困境,走向新的征程。

 
内容简介

《*的青少年时代/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编著者郑海峰。
《*的青少年时代/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内容提要:青少年时代的*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辛亥革命开始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湖南革命军,在那里他做了半年的新兵,以身报国,以身救国。他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革命人士,这些人给*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他不断地探索与奋斗。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不断思索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
*也是一位凡人。在生活中,*极富人情味、幽默感,极具人格魅力。*并不注意生活细节,更鄙视那种为生活琐事而斤斤计较的人,从而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注入到自己所关注的事业中去。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所以才会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着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目  录
一、“六年孔夫子” 
二、志出乡关 
三、多梦年代 
四、求学一师全面发展 
五、新民学会 
六、驱张运动 
七、建党伟业 
八、革命伴侣 
九、湖湘工运风暴 
十、到中央工作 
十一、任职于国民党
十二、回韶山 
十三、农民运动之王 
十四、武装暴动 
十五、红色“山大王” 
十六、朱毛会师 
十七、进军赣南、闽西 
十八、与贺子珍的婚恋 
十九、反“围剿” 
二十、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毛泽东在南岸私塾读了两年多,长进很快。他也没有忘记邹老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当得知邹春培已经谢世,十分f不念,曾三次给邹春培的儿子邹普勋写信致以问候。毛泽东深情地说:“邹先生是个好人啊!他是个严师啊。我那时读书顽皮,不懂得严是爱、宽是害,还造过他的反哩!”
(三)
1904年秋,毛泽东离开南岸私塾,转到离家有二里多路的关公桥私塾,塾师是毛咏生。毛咏生是出了名的恶先生,毛泽东对他的教学方法极为反感。一次他对老先生要求学生多听先生点书、少提问的观点发出了质疑。毛泽东说:“先生可以动手打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动口请教先生?”毛咏生对毛泽东亦无可奈何,他写了一张字条,叫毛泽东带回家给父亲,并说让他从此不要再来了。
1905年春,毛泽东又转到桥头湾,塾师是周少希。在这里,他继续攻读《四书》《五经》。虽然学习方法依然是死记硬背,不讲经义,但聪颖的毛泽东还是能领悟不少。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在老师毛咏生和周少希的辅导下,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是随毛咏生学习欧阳询的字,后来开始研习怀素的字,他发现怀素的狂草非常适合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后来他就一直都练习狂草书法。
1906年秋,毛泽东又转学至井湾里私塾,塾师是毛宇居。毛宇居,即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长毛泽东12岁。毛宇居为人正直、练达。诗文书法都好,颇具才学。在井湾里私塾,毛泽东学习了《春秋》《左传》,由于他聪颖好学,深得毛宇居喜爱。从此,他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与日俱增,到老都没有衰竭。通过读史,他熟悉了不少战史战例,为后来钻研军事辩证法积累了一些思想资料。
然而,毛泽东的顽皮淘气也使塾师深感头痛。他不满私塾的陈规陋习和死板的教学方法。一次,先生要外出,临行前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不准出去。老师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给每个同学一份,同时也孝敬先生一份。先生回来非常生气地责问他:“谁叫你到处乱跑?”毛泽东说:“闷在屋里头昏脑涨,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放肆!”毛宇居脸涨得通红。毛泽东说:“那你叫我背书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是难不倒这个学生的,便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说:“我要你赞井。”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赞了出来:“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同学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先生很尴尬,但毛泽东的才思敏捷也使他很佩服。后来,毛宇居对毛泽东因材施教,根据他基础好、领悟力高的特点,专门布置高深一些的教材让他学。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