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伯永啸—我的师父奚啸伯先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啸伯永啸—我的师父奚啸伯先生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70000
  • 印刷时间:2010年1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941139
作者:欧阳中石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阳中石先生纪念恩师---京剧大师奚啸伯先生百年诞辰出版的文集,作为奚啸伯先生的亲传弟子,欧阳中石先生在书中记述了恩师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深深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和感恩之意。
目  录
前言
一、奚啸伯先生艺史漫录
 1.“啸伯”的由来
 2.与言菊朋先生
 3.“下海”的“族议”风波
 4.与余叔岩先生
 5.与杨小楼先生
 6.“奚小人儿”“剁门槛”
 7.“丸子”剧团
 8.鼎盛时期的阵营
 9.惊人的模仿力
 10.义重金兰
 11.印“对”
 12.痛失知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奚啸伯先生艺史漫录
  奚师啸伯先生,1910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满族家庭里,由于酷爱京剧艺术,11岁拜言菊朋为师。19岁正式“下海”。先后搭尚和玉的班、杨小楼的班。23岁给尚小云唱二牌老生。25岁搭上了梅兰芳的“承华社”。
  怹所以能够以“票友”下海的青年演员身份搭上梅家的班子,可并不是因为靠着什么人的吹捧,走了什么样的门子,而是被梅先生偶然发现的。头一年梅先生在南京看了怨的一次演出,很为赞赏,马上就到后台进行慰问、鼓励,当场约定了有机会一定同台合作。果然第二年便陪梅先生到汉口、南京、上海、香港等地去演出了。
  27岁开始,奚师自挑大梁,挂了“头牌”。1940年左右,与马连良、谭富英已经齐名,列入了“三大须生”。继而杨宝森嗓音恢复,社会上便把怹们四位称作了“四大须生”。直到1966年,怨—直没有离开舞台,足迹几乎遍于全国。怹对于艺术可说是悉心钻研,勇于创新,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怹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执行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坚持为广大群众演出,怹演出的许多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都是非常成功的,有的是极为出色的。只是自1957年,怨离开了北京,可能一些观众对怹有些陌生,然而许多老观众对怹却一直念念不忘,总怀念着怹那具有特色的艺术。但是,怨在“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1971年患肺溢血,半身不遂,1977年12月1013因突发心脏病而不幸逝世。怨从30年代就已驰名南北,大家可能以为怨该是七老八十了,其实悠终年才仅67岁。怹的死,带走了好多戏,带走了好多经验心得,带走了好多艺术理论,对于京剧艺术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沉痛的损失。
  ……

 啸伯永啸—我的师父奚啸伯先生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