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清官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3401348
  • 丛书名:高阳文集:珍藏版
作者:高阳 著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编辑推荐

    《清官册(珍藏版)》——高阳清史风云系列作品*强音! 再现“大清王朝**清官”的官场生存传奇! “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们的贪壑,照这样子岁糜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

 
内容简介

     《清官册(珍藏版)》是台湾已故作家高阳的作品。
     《清官册(珍藏版)》讲述“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们的贪壑,照这样子岁糜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
    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决三藩之乱,一方面勤政志国,任用汤斌、陆陇其与张伯行等理学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著名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为当代作品发行量*的作家之一,历来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于生动诙谐之中,带领读者一窥历史的本来面目。

目  录
1 天子右文
2 节母之子
3 科场大狱
4 仕优而学
5 特达之知
6 辅导太子
前  言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
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上下五千年,史实浩如烟海,所以我的小说题材,永远发掘不尽;更堪自慰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华人社会,无一处没有我的读者。有些读者奖饰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惭感交并”四个字来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许得力于凡事看得开,更应庆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匮乏的大环境中,所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可说并未老化;与笔续盟,二十载可期。不过今后的笔墨生涯,一方面从事创作;另一方面亦须整理旧稿。新作单行本将仅交由联经及远景两家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与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合作的开始,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是一块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特缀数语,敬告读者。
是为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 天子右文“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
最初是四藩——清朝开国以后的四个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早死而无嗣,剩下三藩:在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在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名为镇守,实同割据。尤其是盘踞西南半壁的吴三桂,自从康熙元年以弓弦绞杀永历帝由榔,斩绝明祀以后,逐渐跋扈,用人则吏部、兵部不得过问,用财则户部不得稽迟,每年耗费军饷二千余万两银子,邻近数省的收入不足以供应,还要取给于东南财赋之区。“他要干什么?养那么多兵!大乱之后,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的贪壑,这是公平的吗?照这样子岁靡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
多少日子积下来的深思熟虑,终于在一次御前会议中表达了出来:撤藩。没有人相信吴三桂和耿精忠能像宋朝那班开国的将领那样接受劝告,奉还兵权于朝廷,以享厚禄为已足。此举只能导致一个后果:激起叛乱。
八旗的重臣都期期以为不可,而二十岁的皇帝断然作了决定。“撤亦反,不撤亦反!”他说,“不如先发制人。再拖下去,吴三桂羽翼更盛,越发难制。
”拥护皇帝主张的,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至于汉大臣,在这种论用兵的廷议中,是没有发言的余地的。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果然都反了。
平乱的军事起先很吃力,但皇帝深具信心,所以在亲裁调兵筹饷的大政,以及不分昼夜批阅军报、指授方略之余,依旧亲近儒臣,不废讲学。这样到了康熙十六年,也就是三藩之乱进入第五个年头,战势已在控制之下,平定只是时日迟早而已。
在用兵的四年之中,皇帝更了然于治乱之道;明朝的遗民志士还很多,然而吴三桂却不能得到他们的助力,因为吴三桂不忠、不孝,复不义。一个皇朝的兴废,全系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先要看读书人的态度,读书人的态度又决定于这个皇朝的做法,讲究仁义礼乐的孔孟之道,读书人自然就会拥护。
他深切了解人心望治,明朝的那班遗民志士,只是在感情上还倦倦于故主;而故主之祀已绝,就只有隐于岩壑,自了一生。然而作为天下之主,不容此辈高蹈,盛运宏开,要靠大家一起来努力;尤其是读书人,应有先忧后乐的天下之志,责任更重。
于是,他决定特开制科,名为“博学弘儒”。
制科是皇帝下制敕,特别举行的一种定期考试,以待非常之才,盛行于唐朝,名目甚多,有特重品行的“贤良方正”,识拔骨鲠之士的“直言极谏”,选取将才的“军谋越众”,而最通行的是访求“博学”,或称“博学宏词”,或称“博学通识”。自南宋以来,制科不常举行,明朝有“举荐”的制度,不行制科。因此,这是规复盛唐旧制,成为一代盛典。

 清官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