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 版 次:1
  • 页 数:380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9027372
作者:张骏德 著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2月 
编辑推荐
  加强了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充实了新闻传播院系的诸多专业课程内容,除可作为本科、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教材外,还可供自学考试及广播电视工作者、宣传工作者进修、提高之用。  
 
内容简介
  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品教材系列中《新闻与传播》系列(新世纪版)中的一本。《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阐述了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与工作原则,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以中外广播电视业的飞速发展为研究参照系,从新世纪考虑,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实践性、可操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在有线电视传播、卫星电视传播、网络传播以及法制化管理等方面,成果瞩目。《 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还总结了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经验,揭示了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作者简介
  张骏德,1942年3月生,上海嘉定人。1964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五年制)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开设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概论》、《电视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电视专题研究》(研究生课)、《新闻学传播学研究》(博士生课,合开)等。现任广播电视专业主任、院学术委员、学位委员,《新闻大学》编委,东方电视台《东方 110》栏目策划等职。个人专著与合著出版的书籍有《新闻心理学》、《新闻采访原理与技法》、《新闻写作创新与技巧》、《新闻评论学》等15本,论文200多篇。其中有的教材被上海市教委评为市高校优秀教材;两篇学术论文获第七届、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二等奖。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
第一节 新闻规律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第二节 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四节 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
第三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电台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广播电台
第三节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除了与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相同的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等符号外,还有屏幕文字语言与造型符号两大类。
  一、屏幕文字语言
  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文字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画内文字,另一种是屏幕文字。画内文字是指摄像的画面内(图像中)带有的文字,如会议横幅与标语等,这类文字带有新闻要素,有的画龙点睛,突出图像的主旨,在摄像采访中要注意完整拍摄下来,防止因不完整而产生语义歪曲。屏幕文字是指根据新闻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叠加到屏幕上去的文字。屏幕文字语言主要指后一种文字。
  屏幕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标题式或提要式字幕,即在图像边幅上打上一行或两行字幕,或点题或提要;第二类是插入式行进式字幕,为了播报即时发生的重大新闻,又不打乱原有的电视新闻节目播送,可在屏幕下方穿插一行行进式的字幕,采用一句话新闻或几句话新闻(简讯)形式播报重大新闻;第三类是整屏文字阅读式字幕,整个屏幕展示一版文字稿,稍长的稿子逐渐向上移动,类似缓缓向上的整版报纸;第四类是注释式字幕,配合图像上人物谈话而打上去的同步注释字幕。
  电视屏幕文字的传播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视、听、读三位一体,加深了信息记忆深度
  电视新闻视听结合已经具备记忆优势,又加上了阅读文字的感知通道,加深了记忆深度。有的新闻学者在进行信息接受能力研究时指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