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四川会馆

  • 版 次:1
  • 页 数:170
  • 字 数:11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523499
  • 丛书名: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第4辑
作者:王雪梅 著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内容简介
何谓“会馆”?按《辞海》之解释,为“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 “会”是聚会的意思,“馆”是宾客聚居的房舍,就是聚会和聚居之场所。会馆在中国出现,最初与商业有关。距今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京城长安就有外地人的邸舍,类似一种只接纳同乡人的“旅馆”,用以联络感情。东晋以后,中国黄河流域的汉人大批流徙江南,在建康等较大城市中,外地同郡同乡官员士绅,也常有聚会的固定场所。南宋时的杭州,除官绅外,还有同郡同乡商贾也参加有组织的活动。
而真正被称为“会馆”的组织,是明清时同籍人在客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种民间的自发性社会组织。会馆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背景。它兴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会馆的发达同科举制度和商业经济的繁盛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明清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和人口的流动,促成了会馆的诞生和勃兴,先是绅士会馆在明初产生,到明中叶以后,商业性会馆纷纷建立。明清流动性阶层除了行商之外,移民风潮几乎席卷农、工、儒等各阶层。随着移民的经常化出现,移民性会馆到清康乾时呈现出兴盛的景象。
目  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明清会馆概述
第二章 清代四川会馆
第三章 四川会馆的建筑艺术特色
第四章 会馆的集体象征与神灵崇拜
第五章 地域文化融合之地——会馆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清代四川会馆
  第一节 清代四川会馆的源起
四川的同乡会馆,多数起源于明清两代。四川境内会馆之多,分布之广,会馆建筑之密集与豪华,列全国之前茅,这是在四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的来说,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的移民、宽松的环境和繁荣的贸易往来,是四川的会馆建筑广泛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
明清以来,外省向四川移民持续了数百年时间。先是元末明初,湖广人明玉珍入川,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大量缺少田地的农民也随之入川开垦务农,拉开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序幕;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掀起了“湖广填四川”的第一个高潮。而到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频繁,从明天启元年(1621)九月四川永宁(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宣抚使奢崇明发动叛乱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第五次率大军入川,从康熙十三年(1674)的“三藩之乱”到康熙二十年(1681)清廷平定叛乱,几十年时间里,整个巴蜀大地几乎都处在不断的战争之中。地方分裂势力与明朝军队作战,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军队作战,明朝军队与清军作战,农民军与清军作战,农民军内部互相争夺作战,吴三桂叛军与清军、农民军作战,加上地方土匪此起彼伏,肆虐乡里,给四川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深重的灾难。不仅如此,幸免于难的百姓此时还面临着饥饿、瘟疫、猛兽的危险。明末清初,四川虎患成灾,据《蜀龟鉴》一书记载,四川境内的猛虎“形同魑魅”,时常从屋顶而人,攫人而食,百姓为防虎患,在房屋四周围起栅栏,却仍无济于事,出门打水,一两个人根本不敢出门,往往十数人手持器械前往,沿途就见到猛虎在一旁虎视眈眈。荣昌县令张懋尝主仆八人来到荣昌上任,发现城中死气沉沉,主仆四下寻找,才找到了破败不堪的衙门。此时,一群猛虎呼啸而来,只有三人侥幸从虎口逃身。当时的四川,一派“全蜀大饥,瘟疫大作,虎豹横行,乃至人自相食,赤野千里,数百里无人烟”的惨烈情景。
书摘插画
插图

 四川会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