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生死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15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10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7023938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著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编辑推荐

克里希那穆提关于“生死”的经典著作
风靡全球数十载,终于来到中国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前一个瞬间,对于下一个瞬间来说,就是死去的
★克里希那穆提所谓的“死亡”
★除了那不可避免的肉体的死亡,和事物的消逝
★更是心灵的觉醒

推荐购买:《金刚经修心课》(当当网总销量**的身心灵佛法经典

 
内容简介
“死亡”的概念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生死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涵意,不仅仅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肉体的死亡。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前一个瞬间对于下一个瞬间来说就是死去的,不再是当下的事实,而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或者说是知识,已知的事物,因此会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在这里毋宁说是一种消逝和变化。
在这本书里面,死亡不仅作为一种客观的事实,还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当我们执著于某种事物或某个理念,或者有所依赖,我们就会产生恐惧和痛苦,这时我们就要抛下这些执著,割断这些依赖,与那些过去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挥手告别,抛弃理念、图像、幻象以及未来等等在思想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这些现象全部属于思想,而思想属于时间,时间又为了延续,如此就陷入了恐惧和痛苦之中。
人*的恐惧是死亡,最痛苦的是生命无法延续,而死亡并不需要解脱,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解脱的是对死亡的恐惧,要解脱这种恐惧,就要理解死亡的意义,知道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思考过去,构想未来,却从未活在当下,从未活在此时此刻,我们承载着那么多时间,因此心灵就永远活在记忆和理念当中,永不更新,只有当心灵将这一切全部抛弃,它才会变得新鲜,于是也就摆脱了痛苦和恐惧的阴影。因此死亡是必要的,死亡就是将这一切旧事物和幻象全部抛弃,让这一切全部死去。
作者简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1986年)

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被印度及当代的佛家学者认为是现代龙树再来及当代的涅槃阿罗汉。他一生走访全球70个以上的国家演讲,他的演讲被辑录成超过80本书,并被翻译成超过50个国家的语言。在现今全球包括美国、欧洲、印度和澳洲都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及学校,致力推广克氏慈悲与当世解脱的理念。

目  录
时间、痛苦和死亡 / 001
理解时间,领悟痛苦的全部意义,承受死亡——这些都需要对爱有着透彻的领悟。
生命的解悟 / 012
无论在天上还是人间,除了你自己,无人能在你的解悟和冥想中,为你点亮光明。
生即是死 / 017
每一天都让所有的事物死去,让所有的累积死去,这样心灵才会在每一天都新鲜而单纯。
爱与死亡 / 020
我们害怕让那些已知的事物失去,而已知的事物就是这样的人生:悲哀,痛苦,绝望和偶然间一闪而过的快乐。
世无“持存”之物 / 025
因为思想是记忆、经验和知识的反映,因此它总是陈旧的,从不自由,它属于时间,所以意识不到永恒,意识不到时间之外的事物。
时间的意义 / 030
在心理上,我们被时间奴役,时间是昨天以及过去的记忆,带着它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
超凡之物 / 043
你为什么会有所依赖?因为你害怕如果没有依赖你就什么都不是。
媒体评论

当他进入我的屋里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是菩萨无疑了!”
—— 纪伯伦

他(克里希那穆提)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
——乔治?萧伯纳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言赤裸而富有启发性,它替代了障碍竞赛和捕鼠器,令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喜悦的过程。
—— 亨利?米勒

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带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亲切感:优美、富有诗意,其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虚空一般。 —— 杰克?康菲尔德

在我人生中,克里希那穆提曾深深地影响我,帮助我突破了重重的自我设限。
—— 迪帕克·乔普拉

听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就像在听佛陀传法,如此的力道,如此原创的大家之言。
—— 赫胥黎

克里希那穆提带给我深思的机会,并促使我去追求自己几乎不理解的东西。
——约瑟夫·坎贝尔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生命的解悟
我们必须理解生命中的另一种现象——死亡:老死或病死,因事故而导致的意外身亡,或是自然死亡。我们都会老去,不可避免,而这衰老的身体却表明了,我们曾经活过我们自己的人生,不管我们有没有简单粗糙地满足过自己的胃口,苍老已挂在我们脸上。我们失去了年轻少壮和天真无邪之时的敏感。当我们渐渐老去,我们会变得迟钝、呆滞、糊涂,接着又一步步迈向墓穴。
人会老去。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件非凡的事——死亡,我们大多数人都对此害怕至极。若我们没有害怕,我们就已经凭借智力把这一现象合理化了,并听取了智力发出的指令。但是死亡依然在那里。而且显而易见,机体与肉体都有终结。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是因为我们看到万物都在消亡。但我们却不接受心理上的终结,“我”的终结,我还有家庭,还有房屋,还有成功,还有我做过的那些事情,和那些我仍须去做的事情,成就与挫折——在我结束之前,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们害怕心灵的事物走向终结——客观的我(me),主观的我(I),我的灵魂(soul),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词语,我们把这些当成存在的核心。
会结束,还是会延续?东方人说会延续:人会转世,如果此生行义事,来世会活得更好。如果你相信转世,就像所有的亚洲人那样(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相信,但是这给了他们极大的慰藉),那么在这样的理念当中,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它,那么你每日的所作所为就事关重要了。因为在来世,你是要去偿还,还是受到嘉奖,都取决于你的此生如何度过。因此重要的不是你所信的事情会在来世发生,重要的是你是什么,你如何生活。当你谈论复活的时候,情况也是如此。在此处(在西方),你把复活象征成一个人物,并敬拜那个人,因为你在此时(“不是在天堂,在上帝的右手边,”管它是什么意思),在你的生命中,你不知道怎样实现复活。
所以,重要的是你此时如何生活——不是你相信什么——而是你是什么,你做什么。但我们害怕那个叫做“我”的中心会走向终结。它会走向终结吗?请听我详述!
你们都活在思想当中,即是说,你们给了思考极高的地位。但是思考总是旧的,永远不会是新的,思想不过是记忆的延续。如果你在那里生活过,那里就一定存在着某种延续。这种延续已经死了,结束了,完成了。这是旧的东西,只有结束的东西才会有新的。因此,理解死亡非常重要,死亡,让一切已知的事物死去。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试过。从已知中解脱,从记忆中解脱,即使只有几天,也要从快乐中解脱,不要纠结,不要有任何的恐惧,让你的家庭,你的房屋,你的名字死去,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匿名人士。一个人只有彻底地匿名,才会进入到没有暴力的境界,才不会有暴力的行为。所以要每天地死去,不要当作理想,而要切实地去做,时常地去做!

 生死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