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城市文化读本系列)(附赠明信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民族风情(城市文化读本系列)(附赠明信片)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096506
  • 丛书名:城市文化读本
作者:田兆元 编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编辑推荐

  《城市文化读本:民族风情》如古城的丽影掩起风情万种的传说,行走,回味座座城市的品格。让旅行,不仅仅是旅行。

 
内容简介
  《城市文化读本:民族风情》镌刻着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恩施、凤凰、丽江这六个城市的独特记忆,这条线路专为喜欢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的驴友设计。在开往寨子的路上,可以窥见这些城市的景观与格局,都是从宋元以后民族杂居演化而来,种种风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华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历史画卷。
  旅行对于我们最深刻的意义,莫过于发掘所经之地的人文内涵。《城市文化读本》系列图书通过对中国17个城市历史、景观、文化、人物的介绍,勾勒出一条历史与文明演进的脉络。
  乌鲁木齐——塞上都会
  乌鲁木齐,这个地处亚欧腹地的生活着53个民族人民的城市,有着天山戈壁的雄浑刚毅,有着草原牧场的柔美动人,有着西域丝路的独特风情。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如边塞诗般壮丽,似万花筒般绚烂。
  呼和浩特——草原青城
作者简介

  田兆元,著名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教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主编,中国文化史专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目  录
绪论 当民族与城市相遇
一、中国的民族概念
二、城市与民族生活
三、城市演变与民族发展
四、多民族的城市,多彩的城市

第一章 塞上都会——乌鲁木齐
一、天山风景
二、古道新城
三、宗教信仰
四、丝路诗情
五、都市风物

第二章 草原青城——呼和浩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青城景观
  康熙与大召的故事还不只这些,大召的大殿壁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堪称大召三绝之一,与大殿上的银佛和木雕龙柱齐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壁画《月明楼》,描绘的是康熙在呼和浩特时微服私访于大召前的豪华酒店月明楼,用膳后却无银付帐,欲以腰带相抵,蛮横的掌柜不依不饶,要求康熙脱下衣服,留下马匹,店小二刘三看不惯掌柜的无赖行径,挺身护帝,与掌柜据理以争,提出用自己一年的工钱来付康熙的饭钱,为康熙解围的故事。后康熙与刘三结拜为兄弟,将他接至京城,官至三品。画面色彩鲜艳,人物丰富,神态逼真,康熙的困窘,掌柜的跋扈,刘三的仗义及众人的神态都跃然画上。而且由于画面上人物达110个之多,因此该画不仅是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彼时民族民俗、服饰文化的绝佳材料。
  大召门口有一口井名为玉泉井,相传康熙亲征噶尔丹凯旋时,行至大召,正值盛夏,人马饥渴,无水可饮,此时康熙御马振鬃大嘶,四蹄腾空,落蹄刨地,涌出一汪清泉,因称御泉井,传为玉泉井,现在井沿的汉白玉栏杆上的浮雕表现的就是这个传说。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也因此泉所在而得名。传此泉井水甘甜清冽,来此井汲水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好水泡好茶,因此井周围也开起了茶馆、面铺,小商贩、杂耍艺人云集,使得这一带更加的繁荣,成为呼和浩特人民休闲娱乐、资讯传递的重要场所,就像“天桥”之于北京,“城隍庙”之于上海一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地423家商户一齐献上了“九边第一泉”的匾牌,既可见玉泉井名声之大,也可窥当时商业之盛。只可惜后来遭到破坏,玉泉井再也没有泉水涌出,泉水的甘甜只能从老一辈本地人的记忆里去寻找了。不过现在的大召外依然商业发达,各种商贩卖着旅游纪念品,或是风干牛肉、蒙古奶食、毛皮制品、各色小吃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称为“塞上老街”。
  
  第四章 生态文化
  恩施土家族姑娘的哭嫁和恩施女儿会,代表了恩施土家族最典型的婚恋习俗。
  “哭嫁”就是在婚前的数天,一边哭一边唱哭嫁歌。一般是在婚前十天或半个月,待嫁女孩不再出门干活,而是在闺房里摆上方桌子,盛十碗茶,邀请亲戚和邻居家的女子们围坐,哭着唱嫁歌。不止新娘子一人哭,其他围坐的人也按一定次序哭,一边哭一边倾诉,这样就形成了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姑嫂哭、骂媒人等形式。一直哭到待嫁的头一天晚上,更是高潮迭起,女方要选十名姑娘一起哭,这就是“陪十姊妹”。土家族对“哭嫁”非常重视,认为出嫁前姑娘哭得越久,越悲伤,就越贤惠,如果姑娘不会哭嫁,就会受到非议或讥笑。

 民族风情(城市文化读本系列)(附赠明信片)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