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6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0857413
作者:谢筠 主编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目  录
引言 
 一、现代文学的背景与性质 
 二、现代文学的源流及特征 
 三、现代文学的影响及思考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1917—1927)
 第一章 五四启蒙时期的文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背景及主要贡献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兴起和创作实绩 
 第二章 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现代小说经典——《呐喊》、《彷徨》 
  第三节 《野草》和前期杂文的成就 
 第三章 主要小说流派 
  第一节 “为人生”派的问题小说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从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封建历史时间超长又闭关自守的中世纪国家逐渐蜕变,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这是一个紧迫
但又艰辛、漫长的过程。就像胡适先生所论:“请大家认清我们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救国,救这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
化。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是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它来自何方。”①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西方文化所代表的现代文明都成为古老、贫弱的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典范,但那时的中国还无力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却走在了前面,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现代化融会成强大的思想、文化形态的推动力量,成为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思想前奏,并且在现代文学史所历经的大部分时间内,文学的现代化首当其冲,被提到有时看来是它无法担当的重要地位。因为许多时候文学启蒙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文学的现代化被认为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今天回顾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在这种迫切走向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抒写了十分短暂但可谓异彩纷呈的历史。
  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质,主要表现在用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文学样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表现生活在走向现代的中国
社会中人的心理、时代的心理、民族的心理,从而发挥文学的社会功效和审美作用,推动思想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同时建立起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理论、创作、批评体系,确立了有别于中国古代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新兴的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以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以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为结束,历时三十二年。在时间段的划分上根据现代文学史的历史特点,通常采用三个十年的划分方法,十年左右为一个时期。以1927年大革命失败为第一个界限,以l937年“七七事变”为第二个界限,分为: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五四启蒙文学主导时期;
  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主潮时期;
  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不同地域的多样文学形态。
  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动荡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使现代文学在各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主要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文学主潮。每个时期虽都有主导的文学潮流,但在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较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人们和外来文化交流的便利,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也促使其形成了多元文学价值取向并存的时代特征。

 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