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海派文化典藏(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历史的现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上海租界·海派文化典藏(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历史的现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611324
作者:姜龙飞 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编辑推荐
  (作者)说来凑巧,今年又恰好是上海开埠第170个整年,本书的再版,也可算作是对历史的一次致敬、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的感恩吧。尤其让我意外的是,修订中,我竟油然而生与这座城市耳鬓厮磨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不曾有过的。 
内容简介
  《上海租界》一扫以往租界书写学术化、史料化的痕迹,是一部将文学手段贯穿其间的规模化的非虚构之作,迄今以来鲜见。 全书起笔于上海开埠,收笔于租界终结,全景式地描绘了自有渔村以来上海所从未遭遇之历史大变局,酣畅淋漓地活画了百多年来东西方各色人等的滨浦命运;在以流畅、睿智的语言见证着上海史书写的别一种可能性的同时,忠实地捍卫了以档案史料作为骨架支撑的历史真实性,以及重构和再现租界场景的主观可能性。
作者简介
  姜龙飞,祖籍山东,1954年3月出生于上海,曾下乡、当兵、做工,凡16载,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著有《档案启示录》、《解密档案》、《缓冲地带》、《海上旧事》、《警界儒风》、《上海租界百年》、《你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等文集和专著7种,主编和与人合集10余种,另有500余万文字散见于报刊。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及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成员。
目  录
第一章宫慕久、巴富尔与上海租界起源
宫慕久与《上海土地章程》
巴富尔与上海开埠
英商居留地首开租界先例
青浦教案
英租界首次扩张
开辟美租界
敏体尼首创"租界"新概念
黄浦江边的"钉子户"
第二章一对广东老乡的生死际遇
刘丽川初登上海滩
小刀会勇夺上海县衙
吴健彰乔装潜逃
海关大权旁落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007年初,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文汇出版社启动了海派文化丛书的写作,并且将我的这本关于上海租界的书稿,纳入了第一批出书计划。但由于我个人的一些原因,直到一年多后的2008年5月,才将书稿杀青,并于当年8月出版。
  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2013年10月,我的责编、文汇出版社来电,征询我对本书再版的意见。那还用问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并且由衷感谢。欣喜之余,我还不禁生出些小小的得意,不是得意于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庆幸这种有关上海史的写法终于得到了读者认可。除了通史类及学术类写作,上海的历史叙述迄今鲜见有以文学手段贯穿其间的规模化的非虚构写作。
  我从来不把自己的文字当回事,写是兴趣,不写也是兴趣,写与不写都无关宏旨,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既然写了,就不想再按他人的路数走。
  按照海派文化丛书组织者当初的要求,也不是要我写一本经院式的租界史,他们的要求复述起来比较复杂,但我想我还是听懂了,并试着按我的理解进行了概括,那就是:说人话,写人事,有人味,给人看。有人指这种要求为历史写作的文学性,即形象塑造一类;其实不必兜那么远,一扯文学,马上就让一些人联想到虚构夸张,好像不太可信似的。事实上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史学叙事本身亦具有深厚的纪传体写作传统,文史不分向来就是中国文化的滥觞,一点都不新鲜。也因此司马迁的《史记》才会被文学界和史学界同时奉为鼻祖和典范。只不过后来的学术据称是发达了,门类才越分越细,弄得国人对正宗史学越来越敬而远之。
  琢磨自己这么多年的阅读体验,能给我带来快感的历史叙事,大体都有这样一些特征:研判史料,玄想问题,不再留筋骨而剔血肉,冷冰冰见事不见人;描述更趋感性,落笔更重细节,拆析史实更添几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人文关怀,情采与识见兼备;自觉秉承"通古今之变"的衣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尽可能打通两端,力求知会本末,温故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白地知新;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或重构)历史的现场感,有很强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现实观照--我不太清楚自己的这番解释,是不是符合了海派文化丛书组织者的要求,也不清楚自己的操作能不能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口之于味",既有"同嗜",也有"非同嗜",强求不得。
  最后想说的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市档案馆编纂和翻译的两套"大部头",差不多同时足月分娩,呱呱坠地。一套是《上海租界志》,一百一十九万余字;另一套是《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八百四十七万余字,中英文对照,洋洋洒洒,足足二十八大本,摞起来几乎与一个成年人等高。两套"大部头",加起来字数超过千万,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用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泽后人"之类的词汇予以描述,应当说恰如其分,而非溢美。还有一套必须提到的"大部头",是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问世于1999年;也是厚厚的,十五卷本,字数不下五六百万。有了这三套大部头,就像有了一座基础性的原料库,别人再想盖房起屋就容易多了。我的写作的建筑材料差不多就是这样来的,只是对同一些原料的取舍、裁剪、拼装、堆结,以及分析、解读和表达可能不太相同罢了。

 上海租界·海派文化典藏(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历史的现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