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理论与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写作理论与实践

  • 版 次:1
  • 页 数:253
  • 字 数:376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8058857
  •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作者:魏臣波,刘素军 主编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内容简介
写作是高校中文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写作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教材力图适应21世纪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坚持走写作教学与训练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以写作基础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中心,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科学的写作智能与技能教学体系,力求便教易学,符合写作规律。本书的体例是按照、写作基础理论与实践和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两大块来安排的。写作基础理论与实践又分为写作主体素养及训练、写作主体能力及训练、构思能力及训练、表达能力及训练、修改能力训练等五章:而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则由文体概述、记叙性文体的写作、议论性文体的写作、说明性文体的写作、几种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等五章组成。这几个文体种类,基本上囊括了当前社会上最常用的写作类别。
基础理论部分贯彻简明易学的原则,每章后所附"思考与训练"和"社会实践",则根据课内练习和参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写作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写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目  录
导论
  第一节 写作、写作学与写作课
 第二节 学习写作的意义
  第三节 写作的特征和规律
 第四节 学习写作的方法与途径
  思考与训练
上编 写作基础理论及训练
 第一章 写作主体素养及训练
 第一节 思想素养
  第二节 文化素养
 第三节 情感素养
  第四节 审美素养
 思考与训练
 第二章 写作主体能力及训练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导论
学习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概要了解写作学目的、性质、特点,掌握写作学规律,
明确学习写作学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节 写作、写作学与写作课
写作、写作学、写作课是关系密切而又各有特定内涵的三个概念。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用语言形式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书写活动,是一种行为的实践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写作者以文字为媒介,依据生活实践和社会客观事物,有目的地对之进行观察、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给以能动地反映,最后制作出精神产品——文章。写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它由主题、客体、载体、受体四大系统构成。写作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大体包括感知、构思和表述三个阶段。
写作学指的是以研究写作活动、写作现象为对象,探讨写作规律,构建写作理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探究和揭示写作活动的本质、特点、过程和规律;第二,研究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方法和技巧;第三,总结现代、科学、实用的写作理论;第四,建立可操作的模拟训练体系。
写作课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系统地讲授写作理论、写作知识,并结合理论进行写作实践、写作训练。其任务是:
(1)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体写作。这是写作课的中心任务,也就是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比较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根据专业的需要,掌握特定文体的写作,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2)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写作课要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一定数量的范文,锻炼提高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和评论的能力,以便适应将来实际工作的多方面需要。
写作课总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等目的,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
写作课的基本内容:
(1)基础写作:写作主体素养、写作主体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
(2)文体写作:记叙性文体、议论性文体、说明性文体、常用应用文体。
……

 写作理论与实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