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创新人才培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184594
作者: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主编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围绕近30年来女性创新人才培养及其社会环境、女性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女性教育者培养后备人才特色等展开,旨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展现女性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成才建业的时代风貌,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女性的发展创新、科学成才提供有效方法。
目  录
第一辑 女性与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女性人才成才环境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创新人才培养
 当代高校女性科技人才新风貌
 改变总体创新环境提高女性科技素质——关于当前中国女性创新人才社会环境的探讨
 在改革开放语境中看近30年的女性创作
 创新型高校女教师塑造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二辑 女性与成长机制
 探索新时期女性领军人才的成长机制
 女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重视宏观社会环境培养女性领导人才
 “独语”还是“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以女性力量引领高校科技女性人才培养新理念
 高校妇女组织在女性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机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辑 女性与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女性人才成才环境的变迁
丁琳 刘钊
  所谓女性人才,指在政治、经济、法律、科教、文化和卫生等领域,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女性群体。改革之初,女性人才受到自然、社会的多元因素制约,在参政议政、岗位竞争、劳动就业、婚姻家庭、身体健康以及接受教育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启蒙了女性的心灵,女性人才真正从人的价值上认识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走出了固有的天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变化,传统经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女性人才的成才环境进一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20世纪80年代相对封闭的环境制约
1.自然性别差异的特殊性限制
人类自身的繁衍规律和人的社会角色成长双重任务集于一身,给女性带来了性别的制约。大学毕业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华,此时知识形成、心理成熟,事业刚刚起步,也正是男女青年谈婚论嫁之时。婚后怀孕、生育及哺乳这段时间女性身心疲惫,无法集中精力投入自己倾心的事业中去,和原来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男性拉开了距离。况且,婴幼儿期的子女生活上的照顾也多半由女性承担,更要在事业之外让女性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为了事业,有些现代女性只好将生育年龄推迟到三十几岁,有的甚至放弃生育或终身不嫁。科学表明,生育年龄的推迟不利于后代的健康。放弃生育或终身不嫁,不仅影响女性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使人类繁衍规律受到消极影响。这是自然性别的差异所造成的客观矛盾。
2.社会性别的角色定位限制
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潜移默化地植人人们的头脑,大大降低女性的成才意识,影响其才能和智慧的进一步发挥。社会对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规范,直接影响着两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角色定位。因此,无论在学业、就业,还是在工资收入、事业开拓等层面,社会对有影响力女性的期望值偏低。但是,阻碍有影响力女性成才的最大障碍应是女性自身,当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她们比较容易选择放弃,并且总会为放弃努力找一个家庭或生活上的借口,当夫妻双方都有发展机会而面临选择时,做出牺牲的也多半是女性。
3.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限制
书摘插画
插图

 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创新人才培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