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9977690
作者:林毅夫 俞可平 郑永年 等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编辑推荐
上帝制造了秩序,人类却在破坏它。
有改革,才有红利;有奋斗,才有大秩序。急速扩张的市场,如何把握众多机遇?
郑永年、林毅夫、王辉耀等著名学者、精英共同撰文,针对中国新现象、新问题做出精彩而独特的解读,循着改革途径分析当前焦点问题、厘清社会和未来发展迷局,确定——中国需要一场釜底抽薪的改革!
¤ 带您读懂新政如何改变生活、生意和工作?回答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 详析新政府、新产业、经济新机会,指出2012~2015年大转折、大纠结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 洞悉即将到来的大风险、大危与大机,在巨变发生前发出预警。为企业决策、个人投资和事业成长提供更明确、更实际的指导方向


精彩观点
中国改革**的风险是不改革,是没有重大的改革。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风险——影子银行也好,地方债务也好,房地产泡沫也好——都是不改革的产物。
——郑永年
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规律;第二,如何保持社会的稳定,目前贪污腐败现象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是破坏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林毅夫
中国只有房地产政策, 没有住房社会政策。
——尹斌
企业家是*清楚比较优势的。而我们国家恰恰是政府经常乱点鸳鸯谱。如果论比较优势,政府和市场相比,市场更擅长解决比较优势。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精英解读——

¤  改革新红利如何释放?

¤  热钱涌来,财富如何保值?

¤  传统行业还能撑多久?新行业一定有机会吗?

¤  旧秩序瓦解,传统行业衰落,财富新大陆在哪里?

¤  哪些领域有前景?哪些精英值得追随?何种机遇值得把握?

作者简介

林毅夫,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俞可平,195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哲学、比较政治。

郑永年,中国政治、国际关系与社会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目  录
第 1 章 未来大秩序
中国需要“釜底抽薪”的改革 林毅夫
官民空间和政策的四种可能性 俞可平
中国改革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 郑永年
政府行动计划的幸福与尊严 俞可平
第 2 章 忧患政府
市场的精神 林毅夫 张维迎
中国从忧患里走来 周玮生
地方政府、企业和中国的制度创新 郑永年
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林毅夫
第 3 章 改革新常态
中国要如何实现军事发展? 郑永年
当代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郑永年
中国反腐败运动的新政治意涵 郑永年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改革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
郑永年

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更涉及到其他层面的问题,以及法律层面的问题。我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一点我的看法。
中国改革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是没有重大的改革。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风险——影子银行也好,地方债务也好,房地产泡沫也好——都是不改革的产物。这些风险都需要通过改革进行克服。现在,中央层面都在呼吁改革,如果缺了地方、企业、社会的参与,大家对改革还是无动于衷。我最近调研了很多地方的改革执行的问题。原来改革的顶层设计下面就是执行。为什么担心中国下一步风险还是来自不改革的局面呢?这不是理论问题,是基于我的实际观察。这里面有几个矛盾:
第一,权力集中与改革之间的矛盾。现在的改革需要权力集中,既得利益很大,如果权力不集中,很难克服它的既得利益。但是权力集中也会对改革产生负面的影响,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都是通过分权进行的,现在一集权,权力集中,改革就产生矛盾了。我发现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会说:权力都在你的手里面,你去做事情吧,我等着。从分权的改革,转向集权的改革,需要领导干部做一些调整。正像李克强总理说的,对大部分的官员,它还是需要这个列权(音),还是需要大家调整。
第二,反腐败与改革之间的矛盾。中国腐败很严重,如果腐败继续严重下去,就会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影响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最好的改革也没用。政府现在推出的很多改革方案都很好,但是缺少社会的信任,大家都觉得很麻烦。现在,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我发现各个地方,尤其是一些司局级以上的干部,整天都很担心。改革涉及很多人的相关利益,你要去改革,很多人会找你茬,挖你老底。甚至有个别省份为了反腐败、搞清廉,开始搞负面清单,规定领导干部不能做什么事情。
但是改革是要干活的,负面清单太长了,个别省份甚至规定,省委书记、省长等主要领导干部不能管人事、不要管财政、不要管重大的项目。廉政当然很重要,但是作为国家行政人员,就要履行职责,你不干活,保持清廉,这不算你的本事。站在好的位置又不履行职责,保持名义上的清廉,这是另外一种变相的腐败。改革需要人来推动。
第三,我们的改革主体还不是很明确。中央政府是顶层设计的主体,也是改革主体,中央层面在很多方面比如说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需要做很多事情;但在其他的很多方面,中央政府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社会?现在,我们说改革要宣传,纵观中国历史,通过宣讲成功改革的可能不多。80年代的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90年代的民营化的改革,根本不需要宣讲,中央没动起来,地方已经动起来了,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效的。我们强调改革顶层设计,一定要把地方、企业和社会改革的主体的动力结合起来。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