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爱玲说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8103778
作者:刘绍铭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编辑推荐
祖师奶奶张爱玲,天眼看红尘。
那兀自燃烧的文字,冷眼观人世的孤傲,
她自己也是眼中人,读者读来感同身受。
且看资深“张迷”刘绍铭,抽丝剥茧说爱玲。
 
内容简介
《爱玲说》从张爱玲的小说、散文与中英互译、晚年的“落难”等方面一一论说“祖师奶奶”的性情与文学,文字清新可读。刘绍铭教授以后学身份与晚年的张爱玲多有接触,不仅对“祖师奶奶”的文学有独到见解,对其晚年际遇和个人心境的体察也是不可多得。
《爱玲说》为“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中的一种。“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汇集了全世界华文学术、文学、艺术大家的经典著作,既有大家的作品精选集,也有新完成的专著。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展现当今华文世界的历史、文学、艺术的全新气象。所选的作者都是文化界第一流的人物,在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广泛的读者群。
作者简介
刘绍铭,著名学者、翻译家、作家,岭南大学荣休教授,著作等身,学贯中西。著作有《吃马铃薯的日子》《二残游记》《九七香港浪游记》《偷窥天国》《传香火》《小说与戏剧》《情到浓时》《文字岂是东西》等。译作则有《中国现代小说史》及《一九八四》等。
目  录
序 课室内的张爱玲....................................................(1)
甲 辑
张爱玲现象......................................................................(3)
落难才女张爱玲...............................................................(13)
缘起.................................................................................(21)
兀自燃烧的句子...............................................................(26)
细细的喜悦......................................................................(32)
张爱玲的散文...................................................................(36)
褪色的玫瑰......................................................................(58)
张爱玲的知音...................................................................(63)
张爱玲教英文...................................................................(67)
《郁金香》读后...............................................................(69)
到底是中国人...................................................................(72)
张爱玲的中英互译...........................................................(78)
媒体评论
张爱玲天眼看红尘,经营出来的意象,冷是够冷的了,难得的是她认识到自己也是“眼中人”。天涯同悲,读者看来,也因此产生一种怪异的感同身受的亲和力。
一个作家的文字和技巧,带领着我们曲径通幽,回旋处骤见柳暗花明,原来日月已换了新天。这就是张爱玲魅力历久不衰的原因。
——刘绍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旧事重提。2000年秋,岭南大学主办了一个张爱玲研讨会。第一天晚饭开席前,公关部同事传话,说有“好事者”问为什么会议不请张爱玲参加。
当时忙着招呼客人,没有打听“好事者”是谁。事后也没有“跟进”。何必让人家难堪呢,到时自己总会发现的。凭常识看,“好事者”对“祖师奶奶”的兴趣,不过是闲来无事茶余酒后的一个“八卦”话题,不可能是奉张爱玲为“教母”的粉丝。说不定他仅从《色戒》或《倾城之恋》认识张爱玲这个名字。
张爱玲成大名后,大大小小的作品陆续成为高等学府中硕士生博士生争相研究的题目。但让张爱玲小姐在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成为闲聊对象的,不因她是《金锁记》或《秧歌》的作者,而是因她极不寻常的家族背景与个人经历。在敌伪时期的上海,她一度是胡“逆”兰成的夫人。在战后上海小报文人的眼中,她更是勾搭美国大兵的“吉普女郎”。
后来祖师奶奶到了美国,下嫁一位年纪比她大一截家无恒产的旧时老美“左翼”作家。怀过孕但流了产。老美丈夫身故后,张小姐离群索居,在加州过着“拒人千里”的生活。至亲好友(如夏志清先生)给她写信,有时也要等一年半载才得到她一张明信片作回音。但张小姐毕竟曾经一度是“临水照花人”,她的私生活愈神秘,愈引起好事者寻根究底的兴趣。台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吹起了“张爱玲热”,大小报章都抢着刊登奶奶的起居注。戴文采女士受报馆之托到美国访问奶奶,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心生一计,租住奶奶公寓隔壁房间,方便窥其私隐。每次看到奶奶出来倒垃圾,等她离开后就倒出盛在黑胶袋子的东西细细端详一番。经戴文采的报道,现在我们知道奶奶爱用什么牌子的肥皂:Ivory和Coast。张小虹对这个因张爱玲生前死后引起的“文化现象”用了两个既残忍又brutal的“学院派”名词作界定:一是“嗜粪”(coprophilia),一是“恋尸”(necrophilia)。这两个名词听来恐怖,所幸张小姐归道山已二十年,当年有关她种种的流风余韵,随着白头宫女一一老去,再也“热”不起来了。张爱玲留给现代中国文学最珍贵的遗产是她“瘦金体”叙事的书法。新文学时期的作家,巴金、茅盾、老舍,你说好了,内容不说,单以文字看,都像亨利詹姆斯说的“臃肿怪兽”(baggymonster),一身赘肉,有时非得先拿起笔来削其肥脂才能看得下去。
我在旧文《兀自燃烧的句子》介绍过张爱玲的文字特色。
开头这么说:“在中国近代作家中,钱钟书和张爱玲均以意象慧盈、文字冷峭知名。”两人相比,我还是觉得张爱玲的经营比较深入民心。钱钟书博学,有资格目中无人,所用的譬喻和意象也因此刻薄成性。张爱玲眼中的众生,包括自己在内。她在《我看苏青》一文说:“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爱玲说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