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分子治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积极分子治村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9046688
  • 丛书名: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
作者:张世勇 著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悄悄地发生了一场巨变,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汇集了来自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吉林、福建11个重要农业大省15个村庄的调查研究报告,描述巨变中的乡村中国图景,展现北方农村、中部农村和南方农村的非均衡性,透视中央农村政策在不同地域村庄的实践逻辑,为关心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读者提供生动的村庄现场,为政策研究部门提供有益的观点,为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贡献微薄的力量!  
内容简介
关于《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
《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介绍了徽州一个普通村庄的村庄历史、乡风民俗、村民生产生活,讲述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村庄“故事”,着重分析了村治积极分子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通过积极分子这个关键词,我们将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空壳村”不仅公共品供给良好,而且村民自治的制度实践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
作者简介
张世勇,1977年生,陕西华阴人,曾就读于西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文化研究,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农村进行过300多天的驻村调研,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目  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村庄今昔
一、村庄概况
二、宗族的蜕变
三、村庄的历史记忆
四、村民记忆中的毛时代
第二章 婚姻与家庭
一、地域通婚圈的缩小
二、轻“生”重“育”
三、“两头登”的婚姻
四、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
五、妇女地位的上升
第三章 兼业经济下的经济伦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村庄今昔
龙峰村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气息浓郁。面对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只有对其历史有所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当下。本章先介绍村庄的历史与地理生态,随后,在分析村庄宗族蜕变的过程中对村庄性质做一概括,并结合村庄历史和自然环境勾勒村民的历史记忆。
一、村庄概况
龙峰村位于绩溪县西部,黄山余脉的东沿,村庄周围群山环绕,风光秀美。龙峰村现有耕地1267亩,其中水田1179亩,旱地88亩,人口约1720人,人均耕地不足0.7亩;林山面积5223亩,其中人工林1267亩,多为人民公社时期兴建。旱地多集中在村庄周围的山坡上,水田多集中在村庄东面和南面。
龙峰村古称龙井,是一个单姓世居的古村落,与胡适家乡相距不到一公里,据文献考证,龙峰村建村在北宋之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龙峰村属修仁乡管辖。从元明至民国,龙峰村先后属修文乡、八都或龙井乡管辖。民国时期,随着国家权力下移,龙峰村设立了两个保,分别为石井保和中门保。人民公社解体之后,龙峰村设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龙峰村划归上庄镇管辖。
龙峰村是上庄镇的第三大行政村,现辖胡姓本村、西村、葫芦岭和董家四个自然村,共十一个村民组。龙峰村地处大山,交通十分不便,近年来有一部分居民由于开厂、经商等原因搬迁到上庄镇开发区居住。胡姓本村是整个行政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村由胡、程、董、曹等十三姓组成,其中胡姓占95%以上。①胡姓本村现有八个村民组,分别为方坦、桥上、中门、坎上、上井、路楼、横街、石井。其他三个小自然村分别为一个村民组,葫芦岭自然村和西村自然村的胡姓是胡姓的分支,董家自然村村民大多为王姓。
龙峰村胡姓人乃徽州望族明经胡的后裔,与邻村上庄的胡姓乃同祖世系。龙峰村档案资料丰富,至今仍保留着明嘉靖版族谱、清至民国的统宗谱和族谱,建国后的村级档案也保存完好。现存的这些宗族档案等文献资料,是研究明清徽州基层社会的珍贵资料。
偏隅山区的龙峰村并不封闭落后,明清时期就有大量村人行贾四方,与文化经济发达的浙沪交通。徽州人崇儒重教,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在宗族组织及徽商的财力支持下,明清时期徽州的教育空前的发达,龙峰村也不例外。
……

 积极分子治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