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书风骨——柳公权传(精)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精)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轻型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386814
作者:和谷 著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编辑推荐

  国人知柳公权者多矣,因小学生字帖,几乎非柳体,即颜体。但国人多不求甚解,知柳公权生平者,寥若晨星。现柳传问世,史料翔实,论述严谨,乃上乘之作也。
  文史专家  王春瑜
  本传以历时顺序,从传主的人生重要节点开展,力图还原人物的生活经历,书写了一代书法大家较丰富的生命历程。论述清晰,语言简明、雅致。在对传主书法艺术的阐释和描绘中,作者下了功力,是一部有特色的传记作品。
  文学专家  李炳银

 
内容简介

  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也是唐时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对他的记载却不多。本书正是从不多的史实中,梳理挖掘,以历时顺序,从柳公权人生重要节点开展,再现一代书法大家的社会人生历程和艺术成就,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柳公权。与此同时,书中对书法历史和艺术流变有着较为突出的阐述和分析,是一部厚实的作品。 

作者简介

  和谷,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一级文学创作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曾任陕西省文联副巡视员。其创作的《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新时期散文奖等。著作有《和谷文集》六卷、《音乐家赵季平》等五十多部,舞剧《白鹿原》编剧,兼事书法绘画。入选《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司马祠》等作品入选北京高考试卷和教材,一些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  

目  录
第一章/华原柳
第二章/少年书生
第三章/状元
第四章/校书郎
第五章/北上夏州
第六章/入翰林
第七章/起居郎
第八章/库部郎中
第九章/弘文馆
第十章/中书舍人
第十一章/花甲之年
第十二章/集贤院
第十三章/东宫
第十四章/河东郡公
前  言
  从事文学写作凡四十年,从体裁样式上说,诗、散文、报告纪实文学、小说、舞台剧、影视都曾涉猎过,唯独历史人物传记,撰写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这样一位传主,对花甲之年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精神负担。
  也不就是最后的冲刺吗?犹疑之后,还是承应了下来。拼出全力,即使绊倒在前行的路上,也在所不辞。告老还乡后,为写好这本书,我又辗转往返于城乡之间,或钻进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并甄别史实,或奔走于传主家乡的山原沟壑,在唐长安城遗址的角落里寻觅千年前的足迹和气息。围绕柳公权这个名字,广征博采,旁喻远引,徘徊流连,有点“疲马再三嘶”的意味,一晃就是两个春夏秋冬。
  为之快意的是,我在穿越千年前那个令人神往的诗意的大唐王朝,沿着中国汉字书写从萌芽到长成参天大树的脉络潜行。在中晚唐先后九任皇帝的生生灭灭、英雄与奸臣的生死较量、文人的仕途与艺术造就的命运纠葛中,为之喜怒哀乐,哭了又笑了。此间,我是慰藉的,从容的,然而亦是一次艰难而风雨兼程的逆旅。
  得感谢我唐代的乡党、瘦硬通神的柳老前辈,等候了一千多年的是他还是我,彼此总是有了这么一番美好的心灵交集。感谢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编委会的同仁们,感谢家乡铜川和耀州的诸多友人,给予我天时地利人和与一次敛籽的机遇,作为此生文学写作生涯的最后收获。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华原柳
  唐玄宗天宝年间,柳公权的祖父柳正礼官拜士曹参军,从京城长安前往邠州履职。过了渭河,沿着泾河的河谷北上,需要三几天的路程才能抵达目的地。
  因豳、幽二字易混,唐开元时改豳州为邠州,即今陕西省彬县。柳正礼赴任前后,除遥远的西部边关时有战事外,曾经刀光剑影的邠州地域尚处于和平气氛之中。
  官居正七品下的柳正礼,履行防御备战的职责,承担着修建维护桥梁、道路、舟车及驿站、舍宅的任务,继而管理辖区的户籍登记和杂徭征集,还得顾及田讼和婚姻等公务,“知籍方可按账目捉钱”,事无巨细,实在是个苦差事。
  闲暇之余,也不免游览邠州名胜古迹,想寻找一点内心的安静。出城西,就是李世民为母庆寿由尉迟敬德监修的大佛寺。有时骑马东行百十里,去寻访周祖公刘的墓冢,隐隐听得见泾河的水声。
  天有不测风云。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马嵬坡兵变,由第三子李亨继位为唐肃宗。战乱时期,在邠州当差的柳正礼提心吊胆,昼夜察看津梁关隘,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枕戈待旦,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子。直到战事稍有转机,公务恢复常态,柳正礼才舒缓了一口气。待避乱入蜀的玄宗回到长安之后,又与肃宗在十三天内先后辞世。经历了八年的动荡,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代宗一朝竭力医治战乱的创伤,逐步恢复了安定的局面。
  若干年之后,生活在唐朝中后期的柳公权,年少时伫立于华原沟壑纵横的旷野上,或是到了晚年徘徊在唐长安城大明宫的长廊里,他也许遥想到了祖父在邠州做官时的情景,想象不到那里的严冬与酷暑是什么滋味。
  祖父柳正礼无疑也是在柳家原乡间长大的,追溯先祖的功德和希冀,官至邠州司户参军,在那里驻扎了多年。按照七十致仕的朝规,老来还是一介芝麻官的柳正礼解甲归田,修身养性之余扶掖后人,还担当了孙子公绰、公权的启蒙老师。
  柳正礼之次子柳子温,也就是柳公权的父亲,也是在柳家原长大成人,唐肃宗年间前往长安做官。到了唐代宗大历初年,柳子温离开京都,途经华原柳家原家中,稍加歇息几日,告别家人后继续北上,出任丹州刺史。
  丹州,即今延安宜川。此地贡为麝香、蜡烛、龙须席,赋为麻、布。黄河在县东七里,河岸顿狭,乡人呼为石槽,悬水奔流,即今日之黄河壶口瀑布胜景。地处北方边地的丹州,曾经是羌胡之地,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多种族人口混杂,没有相当的执政经验和魄力是镇守不住的。柳子温想必既如履薄冰,又权衡左右,恪尽职守,才从刺史这一官职位置上得以引身而退的。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精)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