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国维谈国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听王国维谈国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363695
作者:袁小兵 著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内容简介
王国维学术思想和成就在国内外都有巨大影响,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以通人之资,成专家之业的思想家、大学者”。他的文化与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文化一笔伟大的财富。
袁小兵编著的《听王国维谈国学(珍藏版)》选取王国维国学思想的精髓,在历史、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大师的角度关注华夏文化,彰显学术之光,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
目  录
第一章词以境界为最上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卷》
谈词:词以境界为最上
谈境界:造境与写境
谈气象:太白纯以气象胜
谈“秀”:句秀,骨秀,神秀们
谈李后主词: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谈冯正中词:开北宋一代风气
谈欧阳修词:词本前人而尤工
谈诗人情怀:忧生与忧世
谈三种境界: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
谈秦观词:淡语有味,浅语有致
谈词与诗:词未必易于诗
谈苏轼词:和韵似原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谈词:词以境界为最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首句即抛出“词以境界为最上”的观点,他以此为中心,结合唐五代北宋词和西方美学思想,来建构自己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然而“境界”说并非王国维首创。
“境界”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属于一类,古典美学专家曾祖荫先生认为,这一理论范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孕育期;二是唐宋年间的提出和形成期;三是明清至近代以来的深入发展期。王国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终结者和现代文论的开启者,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诗学中“意境”,而且开启了现代文论的新方法,被许多后世学者赞为中国学术研究实现现代转型的第一人。
《人间词话》对《文心雕龙》的承革扬弃
说到古代文论,就绝不能避开刘勰的《文心雕龙》,这部巨著不仅总结了隋唐以前的诗学文论,同时也拉开了唐宋以降文论美学的帷幕,特别是其中的《隐秀》篇,对先秦、秦汉以来的“意象”论进行了总结。刘勰的《文心雕龙》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相似的,都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二者具有诸多可比性。
“隐”历来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心雕龙》中的核心概念。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辩证关系的美学范畴,如“文道”“心物”“体性”“情采”“比兴”“隐秀”等概念,它们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但刘勰在论述中还是有所侧重的。在谈“比兴”时,刘勰明显更推崇“兴”,因为“比显而兴隐”,可见刘勰对“隐”的青睐。《隐秀》篇也是如此。在这一篇中,刘勰对“隐”下了这样几点的定义:“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义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求也”;“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文外”“重旨”“复义”三个关键词是要格外注意的。这种“文外之重旨”和“复义”与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一脉相承的。
王国维先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然而王国维并没有对“境界”这一概念做出严格的界定,导致学术界对其内涵和外延产生分歧,但其核心仍然是我国诗学范畴中直感型“景一情”诗学模式,而非象征型“象一意”诗学模式。

 听王国维谈国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