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国学大师 > 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7111295
作者:南一鹏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精研国学,对儒、道、佛均有精湛的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学问,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儒、道、佛文化的精髓,其作品浅显易懂,思想深邃,发人深省。那么生活中的南怀瑾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如何教育培养子女?他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学生、学佛只能吃素?
  近日,《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一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南一鹏是南怀瑾先生子女中跟随南怀瑾先生时间*长的一位。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具体生动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南怀瑾先生立心高远的人生抱负,细致入微的言行家教以及让他终生受益的体会感悟,从一个平凡的亲人视角来解读一个不平凡的国学大师,新颖独到,令人难忘。南一鹏先生从身教、家教、言教等亲情方面讲述了南怀瑾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平凡经历和事迹,今天我们读来倍觉温馨和感动。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亲切和蔼、具有悲悯情怀与人生智慧的国学大师的另一面,也十分立体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南怀瑾。
  南一鹏先生认为,父亲南怀瑾给予的不单是生命的智慧,更多的是与众生所结的善缘。书中,南一鹏先生说:“对现行的教育,我常常觉得很遗憾,我们把教育搞错了方向。因为人是教不会的,人是要靠自己去学会的。所谓的教育,不是要教你什么思想,而是教你怎么思考。”“教育*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环境,人自然就会学。而父亲给我提供的这个环境,就是他身教言教家教的*重要成分。”这些充满睿智的人生态度及对后人的教养将会给我们今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内容简介

  国学大师南怀瑾如何教育培养子女?他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学生?学佛只能吃素?如果您想寻找其中的答案,请阅读南一鹏先生的《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
  本书作者南一鹏是南怀瑾先生子女中跟随南怀瑾先生时间最长的一位。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具体生动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南怀瑾先生立心高远的人生抱负,细致入微的言行家教以及作者终生受益的体会感悟,从一个平凡的亲人视角来解读一个不平凡的国学大师,新颖独到,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
  南一鹏,祖籍浙江省乐清县,1955年出生于台湾,是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第三个儿子。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1980年移民赴美,现定居美国洛杉矶。
  1977年曾经代表台湾大专青年赴美宣慰中华学子并与美国大专院校做文化交流工作。移民美国后,从事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工作。
  在所住过的美国加州核桃市,成立华人协会,担任理事、会长到咨询顾问;对中文学校活动大力支持,曾任家长会理事,教学委员,家长会会长暨校董会董事。历任市政府咨询委员,警局的社区咨询顾问及学区的多文化交流委员等等,积极参与当地市政、警政、学政。让美国主流社区了解华裔居民的文化背景及需求,适时适当地做出公平合理地决策。曾当选核桃市市议员。
目  录
身教、言教、家教,是我一声的功课(自序)
源于唐山,成于台湾
幼年记忆,温州往事
维摩精舍,青年悟道
赴台经商,遭遇困厄
欢乐童年,如沐春风
童蒙启蒙,传统传承
青涩年华,坐拥书城
尊师重道,善待辈
修行修身,平常心信
世法父子,人间温情
大学生涯,繁花落尽
插遍茱萸,初访故乡
点烛传灯,禅门宗风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身教、言教、家教,是我一声的功课(自序)
  南一鹏
  在明灯下,必有相对的暗处;名人子女就要学习如何安于暗处,不显光彩,同时也不蔽明灯之光。此亦是非凡的学习,须有非凡的心性。
  父亲的离去,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超乎想象的早;不论是子女或是学生群,每个人都怀着偶像似的尊崇。期盼有这盏明灯,长期高照,让自己在为人处世上不会迷途;这是我们大众习以为常的,依赖式的惯性思考,所以无论他何时来去,我们都会觉得不舍。
  从小就学习着放下,对名利权情,对世俗世事,对成住坏空,对物质欲望,大多都沾而不黏。当然以往的习性所驱,自己对身为中国人的历史感情和责任,一直是挂怀于心,虽然时而提起,但也随即放下。对父母子女的缘,更是应活在当下,不执着抓取,坦然与众生共享,视为当然。
  存在中真正的学习,要靠真实的经历。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方才了解父母与子女的缘是如此的深。这缘分不仅是出世报到,还有累积的过往经历的因素,不是非血缘者可以替代的。不管自己是多大的年纪,如果父母健在,好像仍然有着依靠。等到父母都离开以后,才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山巅,上面只有蓝天白云。这种“山登绝顶我为峰”,亲情上失恃失怙的失落感觉,唯有经历过的才会了解。
  放下亲情,谈何容易。这是从根上引起的缘分,若是容易,就不叫做情了。如何能让此缘圆融,无有缺憾,也是所有修行人题。幸运的是,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教育我如何以慧命来面对这缘分。
  写书缘起是纪念和倾诉,也是让明灯之下无暗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对着就不开启的尘封往事,依旧是深情满溢,回忆中,时时泪如泉涌。文字事,本多余,但是又不可无它。原先只想写一篇回忆感恩的纪念文,但是表侄叶鹿城建议将此经历出书,和大众分享。感念他的用心和协助,以为人子之心,娓娓道来点滴怀念和自身领受。文字内容若有不到之处,尚请轻责。
  八月初,在上海的酷暑湿热的环境下,温州家乡人胡小江、陈秀雯夫妇,特意为我安排住处,得以在平静凉爽的居住处完成初稿,内心极为感谢他们的善心。同时也要感谢上海大学研究生左希超,在短时间内帮忙完成口述记录。对出版社焦总编辑代为运筹帷幄,折冲樽俎的辛劳,铭感五内。
  父亲给予的不单是生命的智慧,更多的是与众生所结的善缘。因为父亲没有私心,我们子女也别无所求,兼善天下而已。过去的一年,感受到社会大众对父亲诸多的怀念,身为子女也应该如同天下人一般,抒发自己的感怀、感恩、感激这样无私的心性锻炼。难行能行,正是难能可贵,以此与天下人同修。

 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