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文化:第23届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年会论文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价值与文化:第23届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年会论文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2003697
作者:何锡蓉 等主编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内容简介
  《价值与文化:第23届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年会论文集》为全国哲学研究所年会论文集,围绕“价值与文化”主题,分价值反思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与价值、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等几个板块对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等文化现象和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目  录
儒学传统与凝聚东方主流文化价值(代序)
第一部分 总论
文化重心的转移与价值取向的转换一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部分 价值反思与重建
论价值整合与价值共同体建构
价值哲学与幸福论之间的内在关联探析
——兼论价值论与马克思哲学幸福观的建构
后现代视野下的价值观解构与重建
有效的历史阐释应当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后危机时代”科技发展的价值目标构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黄河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根据20世纪初以来9。多年的田野考古发现,黄河文化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四个古文化系统有关,这四个古文化系统分别是: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VI文化。其中,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的上、中游地区;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田野考古工作者之所以把发生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作出四种类型的划分,是因为这些新石器文化存在着差异。无论是生人居住房屋或者死人墓葬的格式布局,还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陶铸瓦器的形制、纹饰等,既富有黄河文化的色彩,又各有一定的特点。
    青铜器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延伸与发展。脱胎于仰韶等四大古文化的商、周青铜器文化,标志着黄河文化已经趋于成熟。与青铜器文化俱来的.不仅是祭祀或日用的青铜器具,还有铭刻在这些青铜器之上的精美文字,标志着黄河文化理念的青铜器的形状特点、饰品图像等,以及使用这些青铜器的礼制规范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黄河文化的图腾形象标志的龙,以青铜器物上主要部件或图饰的形式,随着青铜器的日益发展,被进一步彰显,终于成为君王的形象代表。黄河文化发展到了周代,龙便成了图腾崇拜物。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不过,清代的龙崇拜,已经从黄龙变成了青龙。
    2。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从河南濮阳地区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中发现了用贝壳、卵石摆成的龙,距今大约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这一考古证明,青铜器时期成形的龙,周文化中居于至尊地位的龙,其实早在新石器文化中就已经清晰可见。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四大古文化系统,到了青铜器时代即商、周时期,便形成了商文化与周文化。夏文化由于文字载体的无存,迄今人们还以为尚未运用文字。对于夏文化,人们的了解还很不够。在我看来,夏文化时期应该是一个运用文字的时代,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连山》的存在,很难理解治水成功之后称帝天下的大禹如何能治理偌大一个天下,很难理解到了商代怎么一下子产生了刻画在龟板上、浇铸在青铜器上这许多令现代书法家也叹为观止的精美文字。
 ……
  P5


 价值与文化:第23届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年会论文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