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三十六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周易与三十六计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301879
作者:杜新会 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内容简介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文化海洋中,翻涌过层层叠叠的大波巨浪。《周易》和《三十六计》就是其中的两朵奇异的浪花。虽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尽相同--前者是中国哲学特别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源头,而后者只是相隔两千多年后对前者思想在谋略学方面的具体运用。但二者都是我们的祖先聪敏、智慧的精粹和结晶,却是毋庸置疑的。杜新会先生在运用《周易》理论,结合现代西方运筹学原理研究《三十六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解析了前后两者的因果传承关系,既遵从传统思维理论与谋略,又运用现代时空数理科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富有启发性的丰硕成果。
作者简介
  杜新会,1947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68年参军。曾任某坦克团政治处副主任,中国联通石家庄分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世界易经、风水协会副主席、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周易协会副会长、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奇门遁甲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作者结合现实工作和社会实践致力于奇门遁甲的现代应用研究,本书是继《周易与商战》《周易与婚姻》之后,应广大读者要求,推出的又一部奇门遁甲现代应用的力作。
目  录
序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部分 科学认知《周易》与“三十六计"的智慧谋略
 一、《周易》是大智慧的经典 
 二、奇门遁甲的来源及理论依据 
 三、三十六计的来源及理论依据 
 四、奇门遁甲与三十六计结合是谋略的大智慧 
  (一)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运筹学的智慧结晶 
  (二)奇门遁甲与三十六计的相关性 
  (三)奇门遁甲与三十六计结合是运筹学和博弈的一种创造
第二部分 时空数理模型基础知识 
 一、时空数理模型的特点 
  (一)它是以时间、空间、数理三大要素构成的模型
  (二)它是一个宇宙全息模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三、三十六计的来源及理论依据
  三十六计的主要计谋,是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等传统军事经典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中主要计谋源自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根据其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是经过了历代和多人传承形成的智慧结晶,没有单一或固定的作者。“三十六计”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写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这里的檀公即南朝一个叫檀道济的将领。后人虽然在不少军事和博弈著作中得到沿用,但并未形成“三十六计”的著述及其正式版本。据有关专家考证:三十六计可能产生于明朝末年。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在市场上发现用土纸排印出的三十六计孤本。
  2003年陕西孙武兵法研究会会长张敬轩称其父张联甲是三十六计的真正作者。张联甲的父亲曾在清朝军机处任职,受其父影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保定军官学堂。1920年军校毕业后又被保送至日本东京振武堂深造。1923年元月,谢绝校方留校任教,回到西安,在西安药王洞潜心研究古代兵法,他将兵理、易理融为一体,精心构思,整体编排,经两年的艰苦写作,完成了大型兵书——《秘本兵法》。其中三十六计出自《秘本兵法》中的“六六行·三十六计”。
  1937年7月前几天,张联甲到陕西某地考察地形、地貌,不小心将录有三十六计提纲的本子遗失在某村民家中。后该村民将此记录本卖给当地商人翟瑞琴。
  ……

 周易与三十六计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