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 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21192
作者:张曙晖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内容简介
  《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以分布于滇西北怒江流域白族各支系中生存环境最封闭、古老文化保留最完整、发展程度最滞后的“巴尼人”为研究对象,将“巴尼人”与大理白族、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的“那马人”及滇西北怒江流域的傈僳族、怒族等民族置于一个共时性的互动关系之中,采用“客观文化特征研究法”和“主观认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在近乎全面的文献占有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上充分展示和探究了巴尼人在社会经济及人口、族称、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变迁状况及其原因,解答了这一群体所产生的民族认同的相关缘由和问题,反映了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支系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发展变迁之后,伴随而至的表现在民族认同上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
    一、基本概念
    二、框架结构
  第三节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五节  巴尼人研究的学术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巴尼人的识别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巴尼人的全面研究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尼人的再研究
    四、巴尼人研究简评
第二章  巴尼人生存的自然历史背景
    社会经济及人口变迁
  第一节  自然历史背景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巴尼人的社会经济变迁
    一、腊雄迁入怒江地区时巴尼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新中国建立前后巴尼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改革开放以来巴尼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节  巴尼人的分布及人口变化情况
    一、巴尼人的分布
    二、巴尼人的人口变化情况
第三章  巴尼人的族称及变迁
  第一节  巴尼人的自称
    一、“巴尼”称谓之含义
    二、“巴尼”称谓之变迁
  第二节  巴尼人的他称
    一、“勒墨”称谓的形成
    二、“那马”、“勒墨”含义之变迁
第四章  巴尼人的族源认同及变迁
  第一节  土著说及外来说
    一、土著说
    二、外来说
  第二节  历史上巴尼人的身份
    一、“那马”与焚人的关系
    二、“白人”、“焚人”、“民家”的区别
    及与巴尼人的关系
  第三节  巴尼人的迁徙及原因
    一、关于虎氏族的迁徙
    二、关于鸡氏族的迁徙
    三、关于木氏族的迁徙
    四、迁徙的原因
第五章  巴尼人的语言变迁及民族认同
  第一节  巴尼语概况
    一、巴尼语通行区域
    二、巴尼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巴尼语与史籍中白语之对照
    一、《云南志》中的记载
    二、《云南志略》中的记载
    三、巴尼人语言的纵向历史变迁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第三节  巴尼语和大理等地白语基本词汇的对比
    一、基本词汇之对比
    二、巴尼人语言的横向变迁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第六章  巴尼人的宗教信仰变迁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巴尼人的宗教信仰概况及其特点
    一、巴尼人的宗教信仰概况
    二、巴尼人宗教信仰的特点
  第二节  巴尼人的祭鬼习俗及其变迁
    一、封存于“万物有灵”阶段的祭鬼习俗
    二、巴尼人祭鬼习俗的延续与变迁原因
  第三节  巴尼人的宗教活动与民族认同
    一、巴尼人在宗教信仰上的主观认同
    二、巴尼人的宗教活动与其民族渊源
  结语
附录一:“老末”、“剌毛”、“那马”、“喇马”(即“勒墨”)之记载
附录二:田野调查笔记
参考文献
后记

 滇西北怒江流域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