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内科学 > 高血压

  • 版 次:1
  • 页 数:1429
  • 字 数:2071000
  • 印刷时间:2003年12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7044226
作者:刘力生 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内容简介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我国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也证明血压升高是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因复杂,发展过程长,发病机制涉及体内多个系统。历经研究已逾一个世纪,迄未阐明。近30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临床试验已证明降压治疗可减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衰竭,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血压控制得越严格效果越好。基础研究也已达到分子和基因水平,这大大促进了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目前比较几种降压药物,探索是否尚有独立于降压之外作用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高血压常与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抗性等并存。左室肥厚、动脉硬化、肾超滤等也可见于高血压病人的正常血压子女,早期识别这些高危人群也是很重要的。当前,血管生物学日益成为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内皮功能已成为治疗目标,研究者正积极寻找以上种种改变与基因改变的关系。
针对上述形势,为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的重视,1998年卫生部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高血压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发起编写了这样一本内容全面、系统并能反映有关高血压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水平的专著以满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目  录
第一篇 流行病学
第一章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人群分布
第二章 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第三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第四章 儿童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和有关问题
第二篇 基础医学
第一章 血压
第二章 高血压的神经机制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压力感受器与高血压
第四章 心脏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关系
第五章 阻力动脉的发育与结构
第六章 血管平滑肌收缩机制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第七章 血管受体
第八章 血压内皮细胞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前  言
序言: 1827年Bright观察到肾病患者有心脏肥大,但因无测量血压的可靠方法,认识无从深入,1854年Vierordt设计了第一个动脉血压计,几经演变于1896年RivaRocei始将袖带式间接测量血压计应用于临床。1905年Korotkov命名了血压听诊的四个音以表达收缩压与舒张压,形成能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人群分布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WHO为宣传和组织世界范围内对高血压的防治作了大量的工作。许多从事流行病、统计、临床、营养以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学者和专业人员都投人到这项工作,一些政府部门或团体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关注。因此,对高血压给予科学的定义和分类对促进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节高血压的定义 在评价高血压患病率之前,先需回忆对高血压的定义,因为高血压的定义代表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患病率的高低是与诊断标准密切相关的。 一、高血压的定义得到不断修改和完善 (一)确定高血压的定义是困难的 由于人群中血压呈钟型曲线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人群中血压分布是连续的,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图1-1?1、图1?1,2)。但临床已认识到血压愈高的人,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愈大。由于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人群干预、临床药物试验的发展,从若干前瞻性研究中逐渐总结出在某一血压水平的人中,如控制血压不过高或给予降压治疗后可减少人群的心、脑、肾合并症,改善其预后。尽管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问题,但总的说来是利多害少。随着对高血压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控制高血压的实践中愈来愈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且得出被规定治疗的人群中受益最大的血压值。其以上水平就被定义为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由于高血压的定义即诊断标准的确立,从医疗方面决定该人群中哪些高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而另一些高血压患者则还需加用药物或其它治疗。若干年后从已完成的那些临床试验和人群随访及其它研究中,再来评价原先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完善。事实上,在此过程中已预防和治疗了许多病人,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死亡。 (二)以舒张压和(或)收缩压来定义高血压及其认识的进展 既往临床重视用舒张压来确定高血压,这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许多临床随机试验都是用舒张压作为标准;当时认为舒张压(DBP)比收缩压(SBP)波动较小,有利于疗效的评定。在此后不断增多的总结中,表明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样重要,后者在预报心血管的发病危险和预后方面也应考虑。近年来轻型高血压干预结果表明收缩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在老年人的研
……

 高血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