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觉性:佛学与儒学论丛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理性与觉性:佛学与儒学论丛

  • 版 次:1
  • 页 数:343
  • 字 数:28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523369
作者:冯达文 著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目  录
代序:生命的三重境界——兼论儒、佛二家的“意义”追求
初涉佛海
 从“理性”到“觉性”——论慧能禅学在中国佛学发展史上之价值
 再论从“理性”到“觉性”——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
 王弼与僧肇——玄学“贵无”论与佛学“中观”
 论之比较研究
 《大般泥洹经》的佛性论述略——从松本史朗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谈起
 禅宗诸家之“心性”说举例——从初祖菩提达摩、六祖慧能到洪州
 马祖道-之思想变迁
 慧能与陈白沙
 慧能禅学与岭南文化
 慧能思想的现代价值
 走出“自我”迷执,走向社会关怀——简论佛家以“无我”为教的观念
 及其现代意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从“理性”到“觉性”——论慧能禅学在中国佛学发展史上之价值
  依通常的看法,慧能禅学的重要特点,是把佛学由外在信仰转到内在心性的追求上来。但在我看来,这个说法还是过于笼统。因为人们完全可以找到许多文献依据,说明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自如来藏系之佛教典籍传人后,中国佛学即已走向心性之学。故在讨论慧能思想之特殊贡献时,还需对慧能与属如来藏系的其他思潮或者宗派的区别作出分疏。
我初步的断定是,慧能与其他如来藏思潮的区别,主要见诸其是以“理”为“体”还是以“觉”为“体”,以“理”为“性”还是以“觉”为“性”这一点上。
 下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予以讨论。
  在我所接触到的佛学文献中,较早引入“理”这一概念讨论体性问题的,当是罗什及其门下。……

 理性与觉性:佛学与儒学论丛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