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组织行为学(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3月02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02945
作者:王忠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包括十二章,分别从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探讨组织员工管理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涵盖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精华的同时,力求反映国外学科理论前沿和体现中国本土特点的研究成果及管理实践。各章都设有“引例”、“本土研究新发现”、“新闻中的组织行为学”、“实用自测问卷”、“品味经典研究”等专栏。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BA、MPA、MPM学员,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学习和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王忠,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士圣加仑大学领导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会员。现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学系主任。主持、参加*、省级等课题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译著2部。
目  录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节 何为组织行为学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轨迹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当代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人格与能力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代表性的人格理论
第三节 能力
第三章 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节 价值观
第二节 态度
第三节 三种重要的工作态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而不是基于预感、经验及直觉来探讨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具有科学特征,即依据科学论据来探讨组 织环境中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
科学研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组织行为学也一样,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组织行为学理论建立和验证的过程中,不能单凭学者的个人经验,而必须是以公众都能观察了解到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前提。研究者客观、公正的态度是研究的基本前提,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保持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对问题及结果的分析不能有任何的主观偏见。 (二)可验证性原则
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可验证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应该可以反复地在实验或者调查中得到证实和证伪。研究成果要具有重复性、可测量性。无法进行验证的研究成果是不具有价值的。
(三)可控制性原则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研究者要控制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变量,使研究过程更加准确,以确保对行为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因果解释。对于研究中无法控制的因素,研究者也要尽可能认识到其作用与影响,在研究结论中予以考虑和说明。
(四)预见性原则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发现应不仅有助于解决组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运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预见未来,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组织中的各种消极行为,引导员工积极行为 的高频次出现。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
(一)观察法

 组织行为学(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