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全集21:美国的智慧(精装)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林语堂全集21:美国的智慧(精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2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561939
作者:林语堂 著,刘启升 译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2月 
编辑推荐
    “有人曾说:“全世界大多数的外国人只知道中国有两大文人:一位是德配天地的孔夫子;一位是学贯中西的林语堂。”
  一百四十年来,美国的国民经济始终高居全球**,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更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匹敌的。是什么样的“美国精神”、“美国智慧”成就了这个世界强国的光荣与梦想?也许我们可以在学贯中西的大师林语堂的独特视角、精湛笔锋中寻找到答案。
  美国思想关注更多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它关注的是进步和繁荣,这是一个全新的主题。它总是向着下一个火车站出发,从不满足于它的现状。
  ——林语堂 
内容简介
    “有这样一句话:“美国人的金钱掌握在犹太人的手中,而美国人的智慧却是掌握在华人脑中。”国学大师林语堂,以自己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来的经历为我们深刻阐述这一义理。
  本书是林语堂先生最为通俗的一本哲学著作,明确地提出了“中国人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什么?”的问题,全书的内容涉及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的智慧、决策、艺术等等。对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时刻保持警惕和观察,借助近百位中外名家的作品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书中缜密的思辨不输给正统哲学著作;清新恬淡的语言,堪比《瓦尔登湖》。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
目  录
第一章 生活的智慧
 一、智慧的范围
 二、哲学家眼里的盲人的探路棒
 三、美国人的事实观
 四、渴求信仰
第二章 生活的决策
 一、一切是谜
 二、重视梦一般的虚幻
 三、谁是梦想家?
 四、当笑比哭明智的时候
第三章 我们的动物遗产
 一、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现代人
 二、亚当和夏娃
 三、我们是类人猿的后代
媒体评论
    林语堂把许多历史悠久的哲学思想滤清,配以现代的香料;他根据个人独特的创见,用机智、明快、流利动人的文笔写出一部有骨子、有思想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讨论到许多问题,见解卓越,学识渊博,对中西思想深刻的理解。   ——《纽约时报》书评副刊   在《我的话》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智慧的范围
  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关系我们及我们国民命运的唯一问题,是生存智慧问题。只有搞清其主题和范围,智慧才能称其为智慧。其范围只能是,一定是,也许是活着的人的生存领域。我就想把问题这么简单化,丝毫不愿意涉及一个让人非常遗憾的知识分支——形而上学。活着的人的问题是一个我们了解甚少的相当广阔的领域,其中充满了人类情感和希冀;充满了使我们不时地感到羞愧的动物遗产;充满了太古的、黑暗的、地表下的欲望,这在基督教义上称为附在我们身上的恶魔;充满了我们莫名其妙的高贵感,考虑到我们的来历的确莫名其妙,这在基督教义上称为驻在我们心中的上帝;充满了了不起的智慧及其结晶;充满了我们高尚的爱国情操,对国旗的热爱,铜管乐队带来的激动以及国际战事中并不光彩的屠戮。世界,生生息息的世界,是一个经常被人谈起的话题,有时候谈论得过多了。难道我们不可以不提不朽的问题吗?这应该是死者的合适话题和领地。对我们来说,他们死了,假如他们没有死,他们将从更好的角度讨论他们知道的一切;我们只有穿过阴阳界才能对此了解更多。我希望他们处理问题比我们的运气要好。爱默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关于不朽的众所周知的证据是我们对其他任何解决方案都不满意。”——一句广为引述的名言,它会继续流传下去。证据本身含有消极的成分,依赖于我们思想中的某种主观欲望。但是,由于使用了形容词“众所周知”,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否则,人们也不会引用得如此广泛。然而,一个中国人也许会这样说,说得同样恰如其分:“关于死亡众所周知的证据是我们都翘起了我们的脚趾(代指死亡)。”因此,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智慧的范围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我们都会死去,但在这短暂的几十年间,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生命才最有价值呢?
  “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幸福的开端。”乔治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说。桑塔雅那只用一句话似乎就为我总结了关于智慧的适当领域,以及美国人的所言所思之精华。我知道,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桑塔雅那是一个在欧洲大陆出生的拉丁人;他的母亲是美国人,他先后在波士顿和坎布里奇成长和讲学,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个美国人。可实际上他是个游历四方的学者。我想提他,是因为,如果缺少了这位人类和自然主义智慧的巨擘,对美国智慧堪称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的思想高屋建瓴,仿佛高山顶峰修造的一座城堡,空气虽然稀薄,但依然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但是,了解人类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非西方哲学的特征。悠闲地沉思,而对生活现实不闻不问,对我来说,似乎包含了西方正统哲学的全部内容——思考不朽、自由意志、绝对真理、绝对本质、绝对物质、知识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经一本正经地说道:“针对知识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发表的言论的确有一种讽刺意味。科学正在迅猛地发展,哲学家们却在询问知识是否可能。”
书摘插画
插图

 林语堂全集21:美国的智慧(精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