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3 2·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3 2·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8133432
作者:张志安,林功成 主编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编辑推荐
  由张志安、林功成主编的《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3 2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是国内20余位高水平青年传播学者集体合作的结晶。主题“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具有前沿性和重要性,对中国当下新闻传播领域的行动主体、话语、实践及其与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期描绘当下并预测未来“行动者”的图景。 
内容简介
  新闻生产与新闻工作者
  社会化媒体与新闻工作者角色规范的重构
  网络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研究
  ——以利益冲突为例
  乌坎事件中的传播行动者研究:一种社会网络分析
  时空重置下的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年上海私营报业的人员更替与思想改造
  新闻话语与形象建构
  “富二代”、“官二代”媒介话语建构的共振与差异(2004—2012)
目  录
新闻生产与新闻工作者
社会化媒体与新闻工作者角色规范的重构
网络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研究
——以利益冲突为例
乌坎事件中的传播行动者研究:一种社会网络分析
时空重置下的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年上海私营报业的人员更替与思想改造
新闻话语与形象建构
“富二代”、“官二代”媒介话语建构的共振与差异(2004—2012)
字幕组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以中/英文电视剧在英/中语言国家间的双向扩散为例
日本制造:中国报纸2001—2010年的对日产品报道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ssCI和A&HCI中国研究期刊里的中国传媒镜像
网络传播与媒介效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阔的地理空间和舆论场域当中,起到重要的桥接作用。从网络科学分析,他们大多都不居于本研究样本中的K壳核心群组当中,但事实上他们的粉丝数往往非常多,甚至达到巨量的程度,在更广阔的互联网网络世界当中是一些具有更高中心性的节点。
  第五类:乌坎事件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年龄一般较大,不擅长使用网络,居于新媒体信息网络的边缘,有的还是在乌坎事件发生时才开始尝试学习使用互联网传播工具,是新的微博注册用户。从网络科学分析,他们不居于K壳核心群组当中,连接度和微博发布数都很小,但在现实社会网络中,通过人际传播方式居于重要的组织地位。
  第六类:乌坎事件信息的积极传播者。他们的身份往往是村民,有的还在外地居住,都是社会活跃分子和参与乌坎事件维权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往往成为居于本研究样本中的K壳核心群组当中,但他们的粉丝数不多,发布的原创信息内容也不多,但网络之间互相关注度较高。
  第七类:乌坎事件信息的一般传播者。他们是这个信息网络中的主体,身份都是村民,性别年龄各异,他们不居于本研究样本中的K壳核心群组当中,他们的粉丝数不多,发布的原创信息内容也不多,还夹杂着各种生活信息和个人信息,他们之间三五成群的网络互相关注度较高。从网络科学分析,他们不居于K壳核心群组当中,网络连接度和微博发布数都很小,在现实社会网络中也居于乌坎事件的非核心位置。
  从以上分析当中可以看到,信息传播与现实行动之间并不完全一致,网络信息传播在乌坎事件中主要起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引起全社会、全事件的普遍关注,现实维权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广场集会、人际传播方式进行,这些社会网络与互联网新媒体网络在有些人那里是叠合的,而在有些人那里却由于传播技术壁垒、传播习惯和安全隐匿性要求,并不一致。但从公开的信息传播活动和微博社交网络中,我们可以发现微博传播网络中大致呈现了乌坎事件的传播行动者群像。
  (三)乌坎事件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中的“隐匿”领导者
  在上述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当中还存在一个缺失,就是无法将没有新浪微博账号的村民包括在内,因此,很可能错失了重要的网络“隐匿”者。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乌坎村在村民中进行选举的结果来看,林祖恋先生其实在整个乌坎事件中是最有影响力的传者。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3 2·重构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