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

  • 版 次:1
  • 页 数:296
  • 字 数:223000
  • 印刷时间:2008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083059
作者:王寅丽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编辑推荐
本书在研究阿伦特时虽然重点是阐释阿伦特本人的观点,但作者没有回避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她既把阿伦特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严格区分开来,揭露了阿伦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例如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扭曲),又不对之简单否定,甚至还指出了阿伦特在批判“现代性”等问题上与马克思的共同之处。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从反思极权主义出发,认识到在哲学和政治之间,在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行动的存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传统哲学家出于对*真理的渴望和对个别意见的轻视,把政治活动贬低为工具性行为,政治哲学因此始终是关于政治的一套“哲学”理论而不是对政治本身之所是的思考。本书先论述了阿伦特对西方传统哲学“拒绝政治”的批判,随后分析她本人的政治存在论和现象学,最后探讨她晚年为何要“回到哲学去”,从而表明“哲学与政治之争”的问题如何贯穿于她一生的思想。
作者简介
王寅丽,女,1974年生,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女性主义。出版著作《鄂兰》(台北扬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译著《当代法国哲学》(新星出版社,2007年)。本书属于作者独立承担的20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阿伦特政
目  录
序言
导言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阿伦特
一、反思极权主义
二、哲学和政治的关系
第一章 “积极生活”与“沉思生活”: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
一、城邦政治中两种生活的统一
(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二)言和行的统一
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种生活方式的对立
(一)柏拉图:真理和意见的对立
(二)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影响
(三)基督教的反政治性
三、现代的思与行
(一)科学革命与“制造”观念的产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积极生活”与“沉思生活”: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
关心政治对哲学家来说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易于为我们政治科学家所忽略的是,大多数政治哲学都起源于哲学家对城邦和整个人类事务领域的否定,有时甚至敌视的态度。
——阿伦特:《近来欧洲哲学思想的政治关注》
  一、城邦政治中两种生活的统一
  (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阿伦特的巨著《人的境况》是对“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行动)的深入分析,它不同于哲学史上许多政治哲学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一开始不是从一个哲学观念出发来规定政治(比如从关于人的本性或者国家的本质出发),而是围绕着人类活动展开,政治概念从这些活动本身得到定义或者根据。这样一个关于政治的现象学研究既需要对政治活动所属的那些人类活动的区域、范围的分析,又需要对政治最初产生的生活形态一一古希腊城邦生活——进行考察。因为在她看来,只要“政治”这个词对人类还有意义,就要追溯到古希腊,从这个词产生之初,“成为政治的,即生活在城邦中”。
阿伦特首先考察了“积极生活”这个词的起源:“积极生活”(vita activa)这个词是中世纪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生活”(bios politikos)的标准翻译,但是这个翻译已经很大地偏离了亚里士多德的原意,因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生活仍是和理论生活(bios theoretikos)并列的两种生活方式。而到了中世纪,这个词和政治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所有属于纷纷扰扰的尘世事务的活动一一政治活动、劳动和工匠的制作活动——都属于“积极生活”,并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ua)相对立。沉思生活是闲暇和宁静的,积极生活则在否定的意义上是“不宁静”和“无闲暇的”(a-skholia或nec—octium),它的意义仅在于它为沉思生活服务:因为虽然人必须依靠一些世俗的活动来维持肉体的生存和现世所必需的利益,但他只有在沉思当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幸福以及在上帝那里的至福。在阿伦特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在历史上发生的改变昭示了政治的自主性地位的丧失,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作为行动的存在的分离,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的瓦解。当然,这样的改变并不是一下子发生的,甚至在区分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奥古斯丁那里,vita activa的使用还保留着它原初的政治含义,即作为“谈话的或实践的生活”(vita negotiosa or actuosa)。
书摘插画
插图

 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