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耕织图(康熙皇帝题诗,据华师大图书馆馆藏珍本影印出版,绫面线装函套装)

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 > 子部 > 御制耕织图(康熙皇帝题诗,据华师大图书馆馆藏珍本影印出版,绫面线装函套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0年04月01日
  • 开 本:8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盒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783351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题诗,焦秉贞 绘图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编辑推荐

  《耕织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每图配有康熙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以表述其对农夫织女寒苦生活的感念。
  《耕织图》是中国农桑生产*早的成套图像资料,它的绘写渊源可上溯至南宋,绘者为楼璹。楼璹在宋高宗时期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时,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即作耕、织二图诗来描绘农桑生产的各个环节。《耕织图》成为后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技术*珍贵的形象资料。
  本书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珍本为底本,精心仿制,技艺俱佳,并配有精致绫面函套,为馈赠、收藏之上品。

 
内容简介

  清康熙《御制耕织图》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一部传世经典。不分卷,清圣祖康熙题诗,焦秉贞绘,朱圭、梅裕凤镌刻。书前有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1696)序言。《耕织图》即绘刻完成于此年。图绘农村耕作、蚕织绩纺的场景,凡四十六幅,耕织各半。该图据南宋初期楼璹《耕织图》原意而绘,保留原图中的楼璹五言诗,增删部分图目。每幅图上方又有康熙亲书诗文。画法上,融入西方焦点透视法,纤细秀丽。刻法圆润秀挺,曲尽其妙。全书可谓诗、书、画、刻“四美具”。

目  录

出版说明
Introductory Notes
御制耕织图序
耕部诗
织部诗
《耕织图》所见印章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出版说明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织备受重视。康熙二次南巡时,江南士人进呈南宋楼璹《耕织图诗》。康熙览后,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重绘《耕织图》,并亲自题序,还亲为每幅图“制诗一章,以吟咏其勤苦而书之于图”。工雕善画的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奉旨镌版印制,康熙三十五年书成,颁赐臣工,即序文所言“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
  焦秉贞为清初著名宫廷画师,画技曾受西洋传教士影响。焦绘《耕织图诗》以南宋楼璹所绘为原型,图中的五言诗均保留了楼璹原作(除新增图外),图目则有调整增减。楼图耕目二十一,焦图二十三,多初秧、祭神二目,部分排列顺序由“簸扬、砻、舂碓、筛”变为“舂碓、筛、簸扬、砻”;楼图织目二十四,焦图二十三,删下蚕、喂蚕、一眠三目,而新增成衣、染色二目;“络丝、经、纬、织”的顺序亦改为“纬、织、络丝、经”。焦图模仿楼作而变通点缀,内容、布局和技法等方面有所创造,“楼图简单朴素,焦图则纤细丽都”,“应用西洋之透视法以作画”为最不同者(向达:《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焦图增强了艺术欣赏性,但某些创造凭灵感得来,反而不近实际,或由于楼璹为浙江于潜(钱塘)人,江南水乡环境较为熟知,而焦秉贞则成长、为官于北方之故。
  《康熙御制耕织图》为彰显劝课农桑之宏旨而作,图诗形象生动、细腻传神,是清代殿版画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绘画技艺水平的进步,也生动再现了其时平民社会的生活场景。此后翻刻者甚多,日本、韩国都有临摹本、翻刻本,然而墨印彩绘本却鲜见。现知国家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各藏一部墨印彩绘本(后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购自北京),但非同一版本系统。此次影印以华东师范大学藏本为底本,该本序首钤盖“佩文斋”朱印,序尾钤盖“康熙宸翰”、“稽古右文之章”等朱印,且每图康熙题咏前有“渊鉴斋”后有“康熙宸翰”、“保令太和”朱印。其开本宽阔,纸质厚重,线条流畅,色彩鲜明,人物形像饱满、逼真,面部表情柔和,诗书画俱佳,堪称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耕织图》所见印章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文治武功冠绝于代,在儒学、算学、水利、测量方面多有涉猎,且酷爱书法,工诗词。
  根据故宫博物院现存钤印本《康熙寳薮》,康熙皇帝曾用过的个人印章有120余方,有别于诏书所用玉玺,可称为“御用闲章”。所见《耕织图》中的五方印章,除“渊鉴斋”外,其它均属被称为康熙“佩文斋御用十二寳玺”中的一个。下面分别略作说明。
  1.佩文斋和渊鉴斋
书摘插画
插图

 御制耕织图(康熙皇帝题诗,据华师大图书馆馆藏珍本影印出版,绫面线装函套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