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

  • 版 次:1
  • 页 数:259
  • 字 数:357000
  • 印刷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48760
  • 丛书名:创新与创业管理丛书
作者:柳卸林、何郁冰、胡坤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编辑推荐

     柳卸林、何郁冰、胡坤等编写的《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是创新与创业管理丛书之一。全书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共14章,具体内容如下:技术转移的使命与理论基础,国外技术转移的成功实践,国内院所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的技术转移案例,全书总结。

 
内容简介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结合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通过阐述全球创新趋势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战略价值,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技术转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方式与模式,并分别介绍、归纳和总结了美国、德国、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模式,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可供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和培训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阅读,也可以供高校师生,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作者简介
柳卸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4年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85~1996年,清华大学任教,1996~2006年,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2~8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教授,1997年4~8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教授,2002年11月~2003年1月,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JSPS访问教授,2005年1~3月,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客座教授,2006年9~1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访问教授。2000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的管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代表作有《全球化、追赶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学》、《知识经济导论》、Innovation,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Evidence fromChina and Australia。在Research Policy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目  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技术转移的使命与理论基础
第1章 技术转移的使命
1.1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1.2 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基本历程?
1.3 中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挑战:以科研院所为例
1.4 本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1.5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第2章 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
2.1 技术转移的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技术转移相关研究概述
2.3 技术转移的主要理论基础
2.4 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方式与模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技术转移的使命①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被创新经济学和世界性的实践所证实。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只有25%左右,传统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占到75%,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比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当今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占到60%以上。20世纪,人类推出的汽车文化、电子文明、网络文明、生物文明,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使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形态正迈向创新型经济时代。实践证明,科技进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都一致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对长期增长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这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根据,但前提是科技必须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李剑和沈坤荣,2009)。如果科技成果只是束之高阁,那么它最多只是给社会带来了新的知识,而不是带来了物质财富。将科技的产出或实验室的成果,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工艺或服务转换,就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学术界和国外相关领域中,一般用“技术转移”(technologytransfer)表述。考虑到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延续性以及习惯用法,本书沿用“科技成果转化”一词,与“技术转移”具有基本相同的本质内涵。另外,本书研究的技术转移并不涉及国际的技术扩散问题。
尽管在理论上,由社会组织的研发活动产生的技术知识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从而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但不幸的是,在现实中科技成果向物质生产力的转化却经常呈现出一种“有成果无应用”、“有转移无转化”和“有转化无效益”的状态。许多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由于应用性差而无法投入生产,或不符合市场需求,许多企业因此对这些科研成果望而却步,这极大地影响了技术
①本章作者:何郁冰,柳卸林创新的提升,即国人常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但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因此,推动科学知识通过技术科学和工程手段转移或渗透于生产领域、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始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文兴吾,2004)。
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地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提出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以期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并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在对创新的呼唤不断升高的前提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任务尤其迫切。科技投入是把钱转化为知识,而成果转化与创新,是要把知识再转化为财富,增加人民的福祉。后者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