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版 次:1
  • 页 数:412
  • 字 数:40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981970
作者:张波 主编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本书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编者们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教学的原则进行编排,写成此书。因此本书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体例安排上,突出能力培养。为方便课堂教学,加大了技能训练的比重,每章前设有“开篇案例”,为学习每章内容前创造一个学习情境,还有“学习目标与要求”等栏目,使学生对本章学习内容与要求有个提纲挈领的了解。每章内容中均穿插有“案例分析”和“拓展阅读”等栏目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而且强化学生感性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每章后附有“思考练习”和“案例讨论”等栏目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在内容安排上,偏重实务兼顾理论。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本书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融为一体,在理论与政策介绍中言简意赅,在实务中强调实际操作内容与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并综合了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的**做法和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发展。此外,书中所选材料与案例均为近年来在国际贸易领域频繁发生的,使本书具有时代性。 3.在难度上比较适中。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条件,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同时充分考虑自身的师资队伍状况、实训教学设施情况和与我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接纳情况而撰写的一本难度适中,在讲述上深入浅出,轻理论重实务的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国际货物贸易交易程序为主线,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国际货物的名称、品质、数量、包装和价格、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国际货物贸易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国际贸易洽商与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国际贸易方式中经销、代理和寄售、招投标与拍卖、加工贸易、对销贸易、期货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问题。

目  录
导论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三节 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第四节 国际货物贸易基本流程
第五节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节 里昂惕夫之谜
第五节 国际贸易新理论
前  言
鉴于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有些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已有新的变化。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深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我国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各种进出口贸易风险。为了适应上述形势和及时反映国际惯例的新发展,本教材根据《201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我国最新修订的有关法规,结合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惯例和习惯做法,编写了《国际贸易实务》这本突出新颖与实用的教材。本教材以国际货物贸易交易程序为主线,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国际货物的名称、品质、数量、包装和价格、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国际货物贸易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国际贸易洽商与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国际贸易方式中经销、代理和寄售、招投标与拍卖、加工贸易、对销贸易、期货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问题。本教材本着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课堂教学的原则,在教材结构安排上,除导论外,分为五篇。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三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第四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与履行;第五篇,国际贸易方式。全书共二十二章和三个附录。《国际贸易实务》内容新颖,具有前瞻性,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自学性强。《国际贸易实务》还配有习题答案和电子教学课件。可作为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本教材由张波博士担任主编,并负责总篡定稿,任雪梅担任副主编。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导论、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第22章由张波编写,第8章、第16章由王尊一编写,第9章、第10章、第14章由任雪梅编写,第11章由黄洪卫编写,第12章、第13章由管静怡编写,第15章由卢平编写。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同类教材、业务参考书和相关的报刊文章以及相关网站资料,这些书目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具体列明,谨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本学院的占璐同学协助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资料和案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成书仓促,不完善及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这些产品分属不同的社会实体(国家)。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形成了国际贸易。
原始社会初期,不存在跨国界的国际贸易。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国家,所以也就不存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密不可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是最早的、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此时,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商品交换逐渐成为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于是商品交换开始超越国界,便产生了最初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