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辨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23260
  • 丛书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
作者:徐东日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编辑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著、20卷鸿篇巨制汇聚了现当代比较文学领域20位大家之作、难以再现的比较文学学术界名家名作的集中展现。该套丛书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不仅是作者们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的学术积淀和**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现当代比较文学领域**专家的集大成,更是近几十年来该领域各个专业方向*著名的博导教授、长江学者们的优秀成果的集中呈现。
 
内容简介
     《辨源析流》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东亚比较文学研究的结晶。都曾以单篇论文的方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其中*早的是撰写于1998年的《论川端式“主客合一”的美学观》,*晚的一篇是2014年完成的《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文集中论文的成份较为复杂,其中有关于“李德懋文学”的论文(10篇),关于“使行录”的论文(10篇),关于中韩日文学比较研究的论文(5篇),关于日本文学的论文(1篇)等,还有一篇是书评,两篇是论文译著。
作者简介
      徐东日(1963年10月),吉林延吉人。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疆学刊》(CSSCI来源期刊)主编, 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比较文学、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主持完成“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经费研究项目”等多项*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李德懋文学研究》、《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上、下)等十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次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  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中国诗学影响论

李德懋诗学观与王士祯诗学观之比较

天真:李德懋的诗歌本质论

探析李德懋“知人论世”的诗评观

品藻:李德懋诗评品格的体现

李德懋诗学观:言意论

李德懋诗学观中的“通变论”

东亚诗歌中的中国因素

期待视野:朝鲜、日本接受中国诗歌文学的相异点

新罗宾贡生的汉诗与唐代格律诗

李德懋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探析

论李德懋对诗歌辞采美的创造

论李德懋对诗歌复合意象美的创造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东亚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清朝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内因

朝鲜朝燕行使臣笔下的“紫禁城”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清朝产业与器物

朝鲜朝燕行使者眼中的关羽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节眼中的乾隆皇帝形象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试论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

朝鲜朝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汉族士人的形象

《燕行录》中的千山、医巫闾山和首阳山形象

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器物形象

其它

《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之比较

论宫本研《阿Q外传》的结构特征

中朝(韩)文学交流研究的重要论著:评《韦旭升文集》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1)

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绪论(2)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诗学影响论
李德懋诗学观与王士祯诗学观之比较
李德懋(1741—1793年)是朝鲜英正朝著名的诗论家,他的诗学思想的形成,除了他自身聪慧天资等先天因素的作用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如“蜂酿蜜”般地汲取了王士祯等中国文学家在诗学理论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营养”。仅就王士祯而言,李德懋不但热情传播了王士祯的“神韵说”,而且积极扬弃了王士祯的诗学思想。笔者在本文中将从3个方面着重分析一下李德懋与王士祯在诗学上的异同点。
一、气(神)
1.相同点。王士祯与李德懋都将“生气”、“奇秀之气”视作贯注整个作用中的一种内在精神,一种超越形象表现的艺术美感,即神。
在王士祯看来,诗中的“生气”,是指超越诗歌表面的形象描写而能表现出其内在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审美客体之神与审美主体之神的结合。它能够增强诗作的鲜明性与生动感。他曾言:

吾盖疾夫世之依附盛唐者,但知学为九天阊阖,万国衣冠之语,而自命高华,自矜为壮丽,按之其中,毫无生气。故有《三昧集》之选,要在剔出盛唐真面目与世人看,以见盛唐之诗,原非空壳子、大帽子话;其中蕴藉风流,包含万物,自足以兼前后诸公之口。后世之但知学为九天阊阖、万国衣冠等语,果盛唐之真面目真精神乎?
在此,王士祯指出:不论诗作在形式上有多么高华、壮丽,倘若缺乏生气,也就只是徒具空壳、毫无生命力的存在。这样,“生气”就成了作品的精神。诗要传神,就必须体现一种真面目、真精神,以真情实感为基础。
同样,在李德懋看来:“奇秀之气”也是一种超出艺术形象表现之上的一种精神存在,是创作主客体、审美主客体都潜蕴的一种精神的空气(如第二节所述)。他曾指出:“奇秀之气寂然,则无论万品皆坠俗臼。山无是气,则败瓦也;水无是气,则腐溲也……方外无是气,则团泥也;武夫无是气,则饭袋也;文人无是气,则垢囊也。至于虫鱼花卉书画器什无不皆然。灵淑精英天钟地毓,得此者贵,岂与滓秽朽臭骈肩接踵哉。是故有炯然双眸,一俯一仰又四顾之,先察是气之销旺,森罗万象不可遁情。然象外缥缈,意中氤氲,心了了而口不能言也”。

 辨源析流:徐东日教授讲东亚文学关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