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会通:张思齐教授讲东西比较诗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诗心会通:张思齐教授讲东西比较诗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23208
  • 丛书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
作者:张思齐 著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编辑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著、20卷鸿篇巨制汇聚了现当代比较文学领域20位大家之作、难以再现的比较文学学术界名家名作的集中展现。该套丛书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不仅是作者们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的学术积淀和**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现当代比较文学领域**专家的集大成,更是近几十年来该领域各个专业方向*著名的博导教授、长江学者们的优秀成果的集中呈现。
 
内容简介
《诗心会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作者一直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为该丛书选辑了相关论文,希望这套大型丛书的推出有助于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事业的繁荣。这部论文集正标题为《诗心会通》,副标题聚焦“东西比较诗学”。论文集的上编为东西方诗学交汇论,下编为诗学与宗教关系论。本论文集是作者这方面工作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张思齐(1950--),重庆人,文学博士,著作家、翻译家。2010年起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2002年起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中国诗经学会、中国楚辞学会理事,香港道教学院《海外道教学译丛》编委(德语国家统筹)等。主要研究领域:比较诗学、比较批评史、比较宗教学等。著有《中国古代接受美学导论》(1988)《诗文批评中的对偶范畴》(1995)《六朝散文比较研究》(1997)《宋代诗学》(2000)《中外文学的比较与共生》(2005)《宋金元文学编年史·两宋之际卷》(2006)等。译有An Outlin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wo volumes,2008)、A New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ree volumes,2013)等。
目  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上编东西方诗学交汇论
 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
 西方比较诗学论纲
 济慈诗学三议
 ——济慈诗学的东方可比性因素
 布莱克诗歌创作中的东方因素
 《雅歌春天狂想诗》中的意象主义考察
 在比较中看日本诗歌的六个特征
 泰戈尔与西方泛神论思想之间的类同与歧义
 从中西诗学比较看宋诗的理趣
下编诗学与宗教关系论
 托马斯·阿奎那文艺思想比较研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
  古往今来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的产生出发来研究文学理论的产生,进而研究诗歌理论的产生。自从比较文学这一学科产生之后,这一局面有了改变,而双向比较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谓双向比较,指的是在比较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从甲方出发来研究乙方,亦可以从一方出发来研究甲方。双向比较所以得以成立,乃是因为它合乎人类思维的一般原则,也合乎文化交流的总体趋势。这是因为,既然是交流,必然是双向的。而比较文学,正是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才得以产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考察文学发生论,可以拓宽和加深我们对文学发生论的认识。
  对于比较诗学和文学发生论,西方学术界已经反思了2500余年。在中国传统诗学的框架之下,中国学者使用的是一套与西方不同的文论话语。中国学者对这些基本问题也进行过反思,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值得我们加以发掘。不过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话语之间的转换只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进行。在目前尚不能够转换的地方,无论以西方文论话语为载道之器,还是以中国文论话语为载道之器,都是可以的。双驾马车,可以并行不悖。毫无疑问,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一领域,中西方文论是相通的。为着线索清晰起见,兹以西方文论为主而予以申说。中国文论的相关内容则随机予以关照。由于比较诗学是诗学的一种存在形态,而诗学又是对于文学所作的理论上的总结和观念上的提升,因此当我们认识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的关系的时候,有必要首先认识文学发生论。所谓文学发生论,指的是文学如何发生的学说。这些学说,按照传统的讲法,可以归结为四种,它们是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文学起源于劳动说。然而,在比较诗学形成的过程中,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工作,他们试图以比较诗学为着眼点对以往的文学发生论进行改造。由于比较诗学家们坚忍不拔的努力,目前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不少成就。

 诗心会通:张思齐教授讲东西比较诗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