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境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融合之境

  • 版 次:1
  • 页 数:310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2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617310
  • 丛书名:16开
作者:张国光 著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内容简介

  “求通”,是人的本能,也是历史的使命。人要生存,必然要“求诵”,历史要前进,也必然要“求通”。发展是硬道理,“求通”也就是硬道理。不通何以发展?发展就是要拓展,要开辟,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倘若不“求通”,“人猿相揖别”都做不到,哪有今天辉煌伟大的人类文明的构建?哪有人类的进化之途?进化之途就是“求通”之途。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求通”智慧和勇气的民族,“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都是对民族“求通”精神的描述和诠释。“求通”,更是传播的神圣使命,一切传媒都应为人类信息的沟通而存活,传播学即是“求通”的学问。

作者简介

  张国光,男,1979年出去,湖南沅江人,多年从事播音工作,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毕业,同年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与传播学院播主专业任教,已有多篇论文发表。

目  录
大器“早”成(代序)
前言
绪论 口语传播的“融合之境”
 第一节 语言的使命在消除“对立”
 第二节 消除对立也就是在求真、求善、求美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于融合的审美境界
 第四节 “融合”是口语修辞的最高标准
第一章 从“辞达”到“言融”
 第一节 新口语时代
 第二节 你认识口语吗?
 第三节 从“达而已矣”到融合之境
 第四节 没有抽象的口才家
第二章 言与己合
 第一节 修辞立其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其次,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从这里,求真的问题就走向了求善。“善”是人们对一个对象是否合乎自己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符合的就是善,不符合的就是某种程度的恶。当然,从个人认定的善到群体认定的善,善的含义和标准是在不断发展的,有时对于自己来说是善的东西却是别人眼里的恶,善恶的区分、价值的平衡于是成为群体生活的必需,于是道德出现了,善的真正含义变成了要符合更多数人的利益。“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由于认识到以合作和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重大价值”①。可以想见,恰恰是因为人与人是独立的,在利益问题上是存在对立的,所以人类才面临利益的平衡,才不得不考虑在个别人的需要和更多数人的需要出现矛盾的时候如何来弥合鸿沟。语言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关系的过程中,语言的追求就不得不指向“善”,善即意味着人的对立在认同更多人的利益这一点上得到了消除。

 融合之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